[发明专利]电池管理系统和电池管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083690.6 | 申请日: | 2015-0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4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 发明(设计)人: | 钟东龙;张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力垦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 代理人: | 刘勋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管理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
背景技术
电池管理,特别是对多个电池的管理,是发挥电池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对于多个电池构成的电池组,通常是采用并联方式成组,若其中出现参数不匹配(例如内阻)的电池,会对电池组的整体性能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选用参数接近以形成良好的配组是对电池管理必要条件。然而,选择参数匹配的电池必然造成成本上升——相较于无配组要求、随机选择的电池组,形成良好配组的电池组的采购价格要远远超过前者。
另一方面,对于带有多个电池的电器设备而言,并联式的设置容易出现安全隐患:若某一个电池故障造成短路,整个电池组将会迅速过热,进而发生火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参数配组的电池管理系统和电池管理方法。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对连接有开关器件的电池单元接口,设置于正性参考点和负性参考点之间;
至少一个电容,设置于正性参考点和负性参考点之间;
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负载电流值;
时分控制单元,与电流检测单元连接,还与各开关器件的控制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时分控制单元具有下述控制方式:依据检测到的负载电流值,对开关器件进行时分控制,使连接到电池单元接口的电池单元分时交替接入供电电路,并依据负载电流值调节同时接入的电池单元数量,使各电池单元输出电流值处于预设范围内。
每一对电池单元接口都有一个与之并联的电容。
所述电流检测单元设置于正性参考点与正性输出端之间,或者负性参考点与负性输出端之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池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a、在正性参考点和负性参考点之间并联设置至少两个电池单元,以及至少一个电容,每个电池单元串联有一个开关器件;
b、将预定数量的电池单元接入供电电路;
c、检测负载电流值,依据负载电流值和单个电池单元的理想电流值之间的比例计算接入的电池单元数量;
d、若计算所得的电池单元数量大于或等于全部可用电池单元数量,则接入全部可用电池单元;
e、若计算所得的电池单元数量小于全部电池单元数量,则通过控制开关器件调节同时接入供电电路的电池单元数量,使单个电池单元的输出电流值趋近理想电流值;电池单元为分时交替接入;
f、返回步骤c。
进一步的,步骤b包括下述子步骤:
b1、以将电池单元逐个接入供电电路然后检测负载电流值的方式检测电池单元是否可用,然后保持不可用的电池单元始终处于断开状态;
b2、将预定数量的可用的电池单元接入供电电路;
单个电池单元周期性分时接入供电电路,接入状态方波的频率大于或等于50Hz。
或者,步骤c中,各个电池单元分时接入供电电路,且接入的几率平均分布。
或者,步骤c中,各电池单元分时循环接入供电电路。
步骤c中,每个电池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电池。
步骤b1中,还记录不可用的电池单元的地址并输出。
步骤e中,每个电池单元每次接入时间小于10毫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无需对电池进行严格的参数匹配,采用本发明可充分发挥单个电池的性能,实现良好的整体性能。
本发明可以保持每一个电池单元总是处于理想的工作状态,即理想的输出电流,并且是间歇性的工作,从而充分利用电池的使用寿命。特别的,本发明的每一个电池单元都连接有开关器件,在非工作状态时开关器件保证了每个电池在电路上是相互独立的,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池输出示意图。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电流值。a为3个电池单元的时间——电流示意图,b为负载电流的时间——电流示意图。
图4是对比测试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参见图1。本发明的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下述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力垦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力垦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36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个充电机并联时保持各机均流充电的方法
- 下一篇:便于携带的手机充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