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光源装置和投影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82097.X | 申请日: | 2015-0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8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 发明(设计)人: | 村井俊晴;藤田和弘;高桥达也;西森丈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 主分类号: | G03B21/20 | 分类号: | G03B2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张祥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光源 装置 投影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光源装置和投影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投影显示装置是用激光光源装置发射的照明光照射图像显示元件上显示的图像,并用投影光学系统将基于该图像调制的光放大且投影显示的装置。投影显示装置近年来得到广泛普及。
用各种照明器械,如透射型或反射型液晶面板、数字微镜器件(以下称为DMD)等,被用来作为图像显示元件。
而随着投影图像画面的大型化,要求照射图像显示元件的照明光具有大光量。目前,如专利文献1(JP特开2012-141581号公报)公开的,用多束激光合成激光光束,来获得大容量激光。
另一方面,激光光束不但容易发生干涉,而且具有高能量密度。
而多束激光合成的激光光束由于能量密度非常高,因而如果发生激光外泄,将十分危险。
对此,专利文献2(JP特开2012-2871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可以消除或减小利用激光光束的激光光源装置中的激光相干性的均化器。
但是,如果出于某种原因均化器破损或从规定位置脱落,激光光束依然会发生干涉状态下的外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激光光束在干涉状态下发生外泄的新型激光光源。
本发明的激光光源装置包括:激光光源,其将多束激光合成为激光光束;均化器,用来消除或减低所述激光光源发射的激光光束的相干性;射出光学系统,用来将经过所述均化器的激光光束射往所述激光光源装置外部;光分离部,用来从所述均化器射往所述射出光学系统的所述激光光束中分离出一部分激光光束,作为检测用激光光束;光检测部,其中具有多个受光部,用来接受通过所述光分离部分离出来的所述检测用激光光束;以及,发光控制部,用来根据所述光检测部的多个受光部的输出,控制所述激光光源的发光。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激光光束在干涉状态下发生外泄的新型激光光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激光光源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光检测部的一例示意图。
图3是控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控制装置中各种信号状态的示意图。
图5A和图5B是作为均化器的扩散板处于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下光检测部中光的入射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控制部的另一例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激光光源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8是荧光转轮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激光光源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0是荧光转轮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激光光源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2是反射镜转轮的示意图。
图13是荧光转轮的示意图。
图14A和图14B是一例投影显示装置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激光光源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中标记10表示LD模块,标记11表示LD驱动部,标记12表示光束合成光学系统。
标记14表示均化器,标记16表示光分离部,标记18表示光检测部,标记20表示射出光学部。
标记221至224表示放大器,标记231至234表示数字模拟转换器(以下称为ADC),表示25表示控制部。
LD模块10具有多个LD(半导体激光器)100和分别与该多个激光组合的准直镜101。
各组LD100和准值镜101被排列在基板的规定位置上受到保持。各LD100在LD驱动部11的驱动下闪烁。
也就是说,在LD驱动部11的驱动下,LD100点灯后发射激光,该激光通过与LD100对应的准值镜101成为平行光束。
这样,激光互相平行地入射光束合成光学系统12。
排列设置了LD100的基板具有散热功能,能够发散LD100产生的热,将LD100的温度控制在规定范围以内。
各LD100发射规定颜色的波长的激光。以下以蓝色激光为例进行描述。
光束合成光学系统12具有正透镜121和负透镜122,将从LD模块10一侧入射的多束激光合成为激光光束LB。
也就是说,光束合成光学系统12是无焦光学系统,正透镜121射出一方的焦点位置与负透镜122射出一方的焦点位置一致。
多束平行光束的蓝色激光通过正透镜121向其射出一方的焦点位置会聚,入射负投透镜1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20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虾稻共作模式下的内围筑埂方法
- 下一篇:减速器的轴承预压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