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风扇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82000.5 | 申请日: | 2015-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1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利;李曙光;陈宇强;肖鸿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贾满意;李双皓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风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风扇。
背景技术
一般的电风扇通常会在整机上设计一个提手结构,便于移动电风扇。一般的做法是直接在电风扇的后网罩上增加一个钣金件提手结构,但是由于提手结构的受力面积过小,使得用户不方便提起电风扇。或者在罩壳上端设计一个便携式提手结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的外观,而且提手结构的相对高度过高会导致用户不好用力。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风扇,使得该电风扇便于被移动,且不影响产品的外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风扇,包括罩壳和设置在所述罩壳上的提手结构;所述提手结构位于所述罩壳的后端,所述罩壳内预留有用于操作所述提手结构的避让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手结构包括基板和握持部;
所述基板呈环形板状,所述握持部呈“一”字形板状,所述握持部置于所述基板上,且所述握持部的两端均固定在所述基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握持部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圆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握持部与所述基板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手结构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开口窗,所述开口窗的内侧壁作为握持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口窗的形状呈类“口”字形,其中所述开口窗的上侧的内侧壁为弧形,所述开口窗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圆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罩壳的后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作为所述避让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手结构上设置有卡扣,所述罩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相适配的卡槽,所述提手结构与所述罩壳卡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手结构上还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罩壳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插接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柱内还设置有适用于贯穿螺钉的螺钉孔,所述螺钉孔为螺纹孔,从而所述提手结构还能够通过所述螺钉固定在所述罩壳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电风扇,通过在罩壳内预留有用于操作提手结构的避让空间,使得用户便于提起该电风扇,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提手结构,降低了提手结构的相对高度,从而使得用户在移动该电风扇时更加省力,从而使得该电风扇更加便于移动;而且由于将提手结构设置在罩壳的后端,形成了隐藏式提手结构,不会影响整个电风扇的外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风扇一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罩壳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提手结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电风扇的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的电风扇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罩壳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提手结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电风扇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电风扇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至图8所示,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电风扇包括风扇本体、提手结构1、罩壳2和螺钉3。其中,提手结构1设置在罩壳2上,具体地,提手结构1位于罩壳2的后端,形成隐藏式的提手结构,不会影响整个电风扇的外观,同时,降低了该提手结构的相对高度,使得用于提起电风扇时更加省力,便于提起该电风扇。提手结构1与罩壳2固定连接,且罩壳2内预留有用于操作提手结构1的避让空间,使得人手便于放进去,便于该电风扇的移动。
优选地,提手结构1上设置有卡扣11,罩壳2上设置有与卡扣11相适配的卡槽21,提手结构1与罩壳2卡接,使得提手结构1固定安装在罩壳2的后端。在装配过程中,卡扣11和卡槽21起到的很好的导向作用,便于将提手结构1装配至罩壳2上,提高了装配效率。
为确保罩壳2和提手结构1卡接的可靠性,卡槽21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卡槽21在罩壳2上均匀分布;卡扣11与卡槽21一一对应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卡扣11在提手结构1上均匀分布。通过多个卡槽21在罩壳2上的均匀分布和多个卡扣11在提手结构1上的均匀分布,使得在提起该电风扇的过程中,提手结构1的受力均匀,提高了使用过程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20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扇装置和冷却电气组件
- 下一篇:一种带有过渡结构的复合分子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