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客车铰接系统的试验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81723.3 | 申请日: | 2015-0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6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 发明(设计)人: | 周连佺;何成文;李富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5B11/16 | 分类号: | F15B11/16;G01M1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 地址: | 2211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客车 铰接 系统 试验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用于客车铰接系统的试验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俯仰机构、转弯机构和扭转机构;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平台(14)、铰接在所述固定平台上的水平放置架(12)和固定在所述固定平台上的固定支架(19);
所述俯仰机构包括俯仰平台(8)、俯仰限位立板(4)和俯仰控制机构(11);所述俯仰平台(8)两端向上折弯,一端通过扭转轴(2)连接俯仰限位立板(4),另一端连接俯仰控制机构(11);所述俯仰平台(8)底部包括一个固定平台,该固定平台端部有一个与所述水平放置架(12)相适配的卡槽;所述俯仰控制机构(11)控制俯仰平台以俯仰中心(L1)为轴转动;俯仰轴(17)后端安装有俯仰角度传感器(18);
所述转弯机构包括转弯平台(10)、转弯限位器和转弯控制机构(22);所述转弯平台(10)一端向上凸起,另一端通过转弯轴(16)与俯仰平台连接,凸起的一端上设置有一个台阶结构;转弯平台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万向轮,所述转弯平台(10)通过万向轮与所述俯仰平台(8)上表面接触;所述转弯控制机构(22)连接转弯平台,控制转弯平台以转动中心(L2)为轴转动;转弯轴(16)下端安装有转弯角度传感器(9);
所述扭转机构包括扭转支架(24)、和扭转控制机构(6);所述扭转支架(24)套装在所述扭转轴(2)上,所述扭转控制机构(6)连接扭转支架(24),控制扭转支架(24)以扭转中心(L3)为轴转动;扭转轴(2)后端安装有扭转角度传感器(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客车铰接系统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俯仰控制机构、所述转弯控制机构和所述扭转控制机构均为油缸;所述油缸均为液压回路控制;
其中,所述俯仰控制机构的油缸下端铰接在固定平台(14)上,活动端铰接俯仰平台(8);所述转弯控制机构的油缸一端铰接在俯仰平台(8)上,活动端铰接转弯平台(10);所述扭转控制机构的油缸下端与俯仰平台(8)铰接,活动端铰接扭转支架(2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客车铰接系统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放置架(12)连接一个铰接在固定平台(14)上的俯仰平台水平停放油缸(13)。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客车铰接系统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俯仰限位立板(4)、转弯限位器和扭转限位杆(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客车铰接系统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俯仰限位立板(4)上有俯仰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上下分别设置有限位调节螺栓(3、5)。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客车铰接系统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弯限位器包括两个转弯限位挡块(15、23),位于俯仰平台(8)上表面,对称分布在转动中心(L2)两侧。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客车铰接系统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轴(2)伸出俯仰限位立板(4)的一端铰接有扭转限位杆(1),所述扭转限位杆(1)上安装有两个扭转限位调节螺栓(21)。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客车铰接系统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均设置有限位行程开关。
9.一种用于客车铰接系统的试验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机、液压泵、油箱、溢流阀、高压过滤器、蓄能器、换向阀、三位四通换向阀、液控单向阀和比例换向阀;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开启电动机带动液压泵转动,液压泵从油箱中吸油,调节比例溢流阀的压力,使之达到试验驱动所需的最大压力,液压泵输出的液压油经过高压过滤器后供给各液压缸回路,蓄能器能减少系统压力的脉动;首先,三位四通换向阀电磁铁得电,给俯仰平台水平停放油缸活塞腔供液,把俯仰平台水平放置架推离俯仰平台解除支撑;然后,让两位三通换向阀的电磁铁得电,打开液控单向阀的反向油路;最后,给三个比例换向阀加一定规律的电流信号,其输出油液将驱动相应的油缸伸缩,进而带动连接各个油缸的机构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师范大学,未经江苏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172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