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胸腔积液的中药制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080968.4 申请日: 2015-02-15
公开(公告)号: CN104623377A 公开(公告)日: 2015-05-20
发明(设计)人: 谢燕 申请(专利权)人: 谢燕
主分类号: A61K36/899 分类号: A61K36/899;A61P7/1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50000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治疗 胸腔 积液 中药 制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胸腔积液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任何原因导致胸膜腔内出现过多的液体称胸腔积液,俗称胸水。我们常说胸腔积液,实际上是胸膜腔积液。正常人胸膜腔内有3ml-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但胸膜腔中的积液量并非固定不变。即使是正常人,每24小时亦有500ml-1000ml的液体形成与吸收。胸膜腔内液体自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再吸收,其余的液体由淋巴系统回收至血液,滤过与吸收处于动态平衡。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临床产生胸腔积液。按照胸腔积液的特点分类,可以将胸腔积液分为漏出液、渗出液(浆液性或血性)、脓胸、血胸、乳糜胸。胸腔积液多见于青年人,常有发热。中老年人出现胸腔积液,应提高警惕,可能是恶性病变。炎性积液多为渗出性,常伴有胸痛及发热。由心力衰竭所致胸腔积液为漏出液。肝脓肿所伴右侧胸腔积液可为反应性胸膜炎,亦可为脓胸。积液量少于0.3升时症状多不明显;若超过0.5升,患者可感到胸闷。医生在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时,会发现局部叩击呈浊音,呼吸的声音减低。积液量多时,两层胸膜隔开,不再随呼吸摩擦,胸痛亦渐缓解,但呼吸困难会逐渐加剧。若积液进一步增大,使纵隔脏器受压,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心悸及呼吸困难。

正常健康人胸液内含有少量蛋白质,胶体渗透压为8cmH20,胸膜内负压为5cmH20。壁层胸膜毛细血管静水压为30cmH20,脏层胸膜毛细血管静水压(属肺循环)较低仅为11cmH20。体循环和肺循环中的胶体渗透压均为34cmH20。胸腔积液滤出的压力梯度与胸腔积液再吸收的压力梯度几乎相等,壁层胸膜毛细血管中液体滤出进入胸膜腔,脏层胸膜则以相等速度再吸收胸腔积液,以达到平衡。观察到的转运还与胸膜表面淋巴引流通畅与否(主要在壁层胸膜)及胸膜表面积大小有关。一旦上述胸液滤出和再吸收压力梯度平衡被打破或胸膜面积变化,淋巴管引流受影响,则形成胸腔积液。

目前,治疗胸腔积液的药物比较多,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CN 104258247 A(申请号201410559625.1)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胸腔积液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葶苈子30-50克、甘遂20-30克、大戟10-20克、商陆10-20克、姜活10-20克、椒目10-20克、槟榔10-20克、大黄10-20克、开金锁10-20克、芒硝8-15克、桂枝8-12克、白茅根8-12克、杏仁8-12克、鲜芦根8-12克、车前子8-12克、茯苓8-12克。公开号CN 103861017 A(申请号201410145260.8)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药材:番泻叶、芦荟、郁李仁、甘遂、芫花、商陆、牌楼七、青风藤、防己、路路通、五加皮、苍术、厚朴、砂仁、草果、茯苓、薏苡仁、冬瓜皮、玉米须、葫芦、枳椇子、香橼、党参、黄芪、白术、红景天、熟地、楮实子和黄精。公开号CN 103768447 A(申请号201310731853.8)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胸腔积液的中草药配方及制备方法,所述治疗胸腔积液的中草药配方由以下原料制成:川贝、当归、甘草、茯苓、车前草、连翘、鱼腥草、甘遂、大黄、芒硝、山药、白术、苏子、陈皮、薏苡仁、怀牛膝、杏仁、地龙;所述中草药原料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组成:川贝7-11g、当归6-10g、甘草5-8g、茯苓4-6g、车前草2-5g、连翘7-9g、鱼腥草5-8g、甘遂3-5g、大黄4-6g、芒硝2-3g、山药7-12g、白术2-5g、苏子3-4g、陈皮4-8g、薏苡仁4-5、怀牛膝2-3g、杏仁6-10、地龙2-4g。

包括上述专利文献在内的现有技术在治疗胸腔积液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诸多不足。西医主要采用穿刺手术针抽手段,反复胸腔穿刺抽液,可使体内蛋白丢失太多,而且单靠抽取无法治根,造成病灶不断感染。其并发症多,不良反应多,疗效不理想,复发率比较高,而且医疗费用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胸腔积液的中药制剂,采用地方上较为多见的中药材作为原料,具有通阳化气,健脾化湿,益气养血、利水消肿、活血化瘀的作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燕,未经谢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09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