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玄武岩纤维编织布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510080553.7 | 申请日: | 2015-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1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俞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苏月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23/00;D04B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初学平 |
地址: | 2154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玄武岩 纤维 织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织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玄武岩纤维编织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连续玄武岩纤维(CBF)是以天然的火山喷出岩作为原料,将其破碎后加入熔窑中,在1450℃~1500℃熔融后,通过铂铑合金拉丝漏板制成的连续纤维。以CBF为增强体可制成各种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消防、环保、航空航天、军工、车船制造、工程塑料、建筑等军工和民用领域,故CBF被誉为21世纪的新材料。随着国外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新市场的不断开拓,玄武岩纤维有望成为第四大高强高模纤维。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特别是国防、军工、航天航空、体育用品方面需求的增加,每年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碳纤维以满足要求。在各种高技术纤维供应普遍趋紧、价格不断上扬的情况下,为连续玄武岩纤维及其编织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商机。
针织技术基本上可以分为纬编针织技术和经编针织技术,针织结构作为增强材料使用较多的一般为经编。纬编针织物的结构易变形,过去被认为不适合作为复合材料增强体,而近年来,由于它的一些独特性能,研究开始增多与深入,纬编针织物作为增强材料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被应用于航天、航海及交通等一些特殊领域,纬编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抗冲击性和好的能量吸收性能。
发明内容
在以上背景条件下,为了增强玄武岩纤维的性能并扩大玄武岩纤维的应用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玄武岩纤维编织布,并且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玄武岩纤维编织布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玄武岩纤维编织布,其为平纹或斜纹玄武岩编织布。
进一步地,所述玄武岩纤维编织布中的纤维呈经纬方向十字交叉排列,所述玄武岩纤维编织布边线采用棉线进行锁边。
一种采用纬向编织方式制备所述玄武岩纤维编织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连续玄武岩纤维卷筒挂于纱架上,分别将纱头引出至纱架导纱孔外;
2)将导纱孔外玄武岩纤维集中牵引至剑杆式多臂碳纤维编织机的导纱装置;
3)将每根玄武岩纤维进行穿筘操作,分组打结,引入编织机;
4)纬线先予以机器退绕至纸箱中,将纸箱放入织布机的左侧,纬纱经过纱线张力控制装置,直接从机器侧门穿过到达导纱器,然后进入编织区。
本发明的玄武岩纤维编织布所采用的玄武岩纤维具备如下优点:
(1)显著的耐高温性能和热震稳定性;玄武岩纤维的使用温度范围为-260℃~880℃,这一温度远远高于芳纶纤维、无碱E玻纤、石棉、岩棉、不锈钢,接近硅纤维、硅酸铝纤维和陶瓷纤维;热震稳定性好,在500℃温度下保持不变,在900℃时原始重量仅损失3%。
(2)较低的热传导系数。玄武岩纤维的热传导系数为0.031W/(m·K)~0.038W/(m·K),低于芳纶纤维、硅酸铝纤维、无碱玻纤、岩棉、硅纤维、碳纤维和不锈钢。
(3)高的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玄武岩纤维的弹性模量为:9100kg/mm2~11000kg/mm2,高于无碱玻纤、石棉、芳纶纤维、聚丙稀纤维和硅纤维。CBF的抗拉强度为3800~4800MPa,比大丝束碳纤维、芳纶、PBI纤维、钢纤维、硼纤维、氧化铝纤维都要高,与S玻璃纤维相当。
(4)化学稳定性好。玄武岩纤维的耐酸性和耐碱性均比铝硼硅酸盐纤维好。其耐久性﹑耐候性﹑耐紫外线照射﹑耐水性﹑抗氧化等性能均可与天然玄武岩石头相媲美。
(5)吸音系数较高。玄武岩纤维的吸音系数为0.9~0.99,高于无碱玻纤和硅纤维;优良的透波性和一定的吸波性,吸音和隔音性能优异,具有良好的隐身性能,可制做隐身材料。
(6)良好的电绝缘性和介电性能。玄武岩纤维的比体积电阻较高为1×1012Ω·cm,大大高于无碱玻纤和硅纤维;体积电阻率比电绝缘E玻璃纤维高一个数量级,介电损失角正切高50%。
(7)较低的吸湿性。玄武岩纤维的吸湿性低于0.1%,低于芳纶纤维、岩棉和石棉。
(8)天然的硅酸盐相溶性。与水泥﹑混凝土的分散性好,结合力强,热胀冷缩系数一致,耐候性好。
本发明所采用的纬向编织方法简单,由纬向弯曲的线圈相互串套形成的纬编针织物作为复合材料增强体时,与其他纺织结构增强体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苏月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苏月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05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针刺断裂经编布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部分双层立体感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