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芳纶纤维编织布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80552.2 | 申请日: | 2015-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9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俞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苏月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L77/10;C08J5/24;C08K3/22;C08K3/36;C08G59/20;C08G59/50;B29C41/24;B29C70/50;B29C70/5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李钦鹏 |
地址: | 2154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织布 料及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芳纶纤维编织布预浸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芳纶纤维编织布层和环氧树脂,以及直接帖附于芳纶纤维编织布层外表面上的离型纸;
其中环氧树脂浸渍在芳纶纤维编织布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纶纤维编织布预浸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芳纶纤维编织层中的纤维呈双向编织并行排列,即平纹和斜纹,芳纶纤维之间利用环氧树脂相互浸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玄武岩纤维预浸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中温热熔环氧树脂体系,其组成及配比如下:
ATN系列环氧树脂:4-8%;环氧树脂E-51:20-30%;环氧树脂E-44:10-12%;环氧树脂E-20:27-33%;微粉化双氰胺:7-10%;脲类促进剂:2-2.5%;水合氧化铝:15-19%;白炭黑增稠剂:1-2%。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纶纤维编织布预浸料的热熔二步法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膜和预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膜包括以下步骤:
1)将环氧树脂基体置于混合器中充分混合;
2)待加热到80℃后,输送到涂胶辊,调节涂胶辊的间距和离型纸的运行线速度,制得不同厚度的胶膜;
3)用红外线仪检测胶膜的厚度或胶膜的面密度,通过冷却板降低胶膜的温度,减少其固化程度;
4)收卷、包装,存放于冷库待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中温热熔环氧树脂体系,其组成及配比如下:
ATN系列环氧树脂:4-8%;环氧树脂E-51:20-30%;环氧树脂E-44:10-12%;环氧树脂E-20:27-33%;微粉化双氰胺:7-10%;脲类促进剂:2-2.5%;水合氧化铝:15-19%;白炭黑增稠剂:1-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浸包括以下步骤:
1)从纱架引出纤维,通过调节张力、集丝板集束、展平程序后,达到规定的宽度;
2)从上、下胶膜辊引出预先制好的胶膜,并和纤维形成夹芯结构,依次通过几组热压辊,使树脂基体熔融,纤维嵌入树脂基体中;
3)冷却降低预浸料温度;
4)最后进行切边、覆PE膜、收卷,制得芳纶纤维编织布预浸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苏月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苏月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05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性纳米二氧化钛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汽车轮胎用充油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