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解聚马来酸酐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79757.9 | 申请日: | 2015-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0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吴林华;吴文导;徐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海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07/60 | 分类号: | C07D307/60;C02F5/1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13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解 马来 酸酐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敞开式循环冷却水、油田注水系统、输水管线、和各种低压锅炉等水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高分子水法聚马的制备方法和使用的研究。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用水量日益增大,对工业循环冷却水化学处理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从上个世界70年代水解聚马来酸酐被开发以来,它独特的阻碳酸钙和磷酸钙的性能,被人们所重视,人们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普遍,但是目前的技术仅局限于合成聚合度在3-5的聚马,分子量低,性能较差,不能有效的解决循环水中的结垢问题,因此,高分子水解聚马成为人们争相研究的对象,在21世纪注重绿色化学,生物降解的今天,合成高分子水法聚马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成功的解决了生产过程聚合度的问题,使聚合物达到7-10个,分子量达到800~1000,更加有效合理的解决了循环水的结垢问题,并且使用量仅为传统工艺的30-50%,对钙垢的去除率明显上升,大大节约了处理成本,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循环冷却水、油田注水和各种低压锅炉水中的结垢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分散螯合钙、镁离子的阻垢分散剂,用来克服现有的水处理药剂不能够达到的解决效果,以满足目前市场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由以下步骤合成新型水解聚马来酸酐:
(1)以脱盐水为溶剂,将马来酸酐和双氧水按照摩尔比1.08:1~1.3:1投入反应釜内,然后进行加热,待温度升至60℃时,向反应釜内投加筛选后的催化剂2~8ppm,其中催化剂的用量是相对于马来酸酐单体用量来确定的,继续加热至滴加温度60℃~130℃;
(2)在步骤(1)的基础上,开始滴加双氧水,滴加速度每小时25.0mL~62.5mL,滴加速度要求稳定、匀速,不宜过快,以保证足量的羟基自由基的生成,滴加时间控制4~10小时;
(3)在步骤(2)的基础上,待双氧水滴加完毕后,开始对物料进行保温,保温时间控制2~6小时,确保反应的充分进行,确保双氧水的充分分解;
(4)在步骤(3)的基础上,进行漂白,冷却,检测和放料,最终得到红棕色透明液体即为本发明所述的水解聚马来酸酐。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本发明所述的催化剂是将钨和锆按照摩尔比2:1混合后得到的产物。
本发明所述的产品其固含量为48%以上,分子量为800~100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有以下几点优势:(1)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功的解决了生产过程中聚合度的问题,使聚合度达到7-10个,分子量达到800~1000;(2)更加有效合理的解决了循环冷却水、油田注水和各种低压锅炉水中的结垢问题,能够有效分散螯合钙、镁离子,阻垢分散性能优越,并且使用量仅为传统工艺的30-50%,对钙垢的去除率明显上升,大大节约了处理成本,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3)应用领域更加广泛。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就一下实例作进一步说明,但应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为例示说明之用,而不应被解释为发明实施的限制。
实施例1
将马来酸酐和双氧水按照计算好的摩尔比1.3:1投入反应釜内,然后进行加热,待温度升至60℃时,向反应釜内投加筛选后的催化剂2ppm,继续加热至滴加温度60℃;开始滴加双氧水,滴加速度控制在62.5ml/h,要求稳定、匀速,不宜过快,以保证足量的羟基自由基的生成,滴加时间控制4小时;待双氧水滴加完毕后,开始对物料进行保温,保温时间控制2小时,确保反应的充分进行,确保双氧水的充分分解;进行必要的漂白,冷却,检测,放料,最终得到红棕色透明液体。
实施例2
将马来酸酐和双氧水按照计算好的摩尔比1.3:1投入反应釜内,然后进行加热,待温度升至60℃时,向反应釜内投加筛选后的催化剂4ppm,继续加热至滴加温度60℃;开始滴加双氧水,滴加速度控制在62.5ml/h,要求稳定、匀速,不宜过快,以保证足量的羟基自由基的生成,滴加时间控制4小时;待双氧水滴加完毕后,开始对物料进行保温,保温时间控制2小时,确保反应的充分进行,确保双氧水的充分分解;进行必要的漂白,冷却,检测,放料,最终得到红棕色透明液体。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海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海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97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