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松软岩土层射流导向成孔‑扩孔‑防塌孔一体化钻进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79458.5 | 申请日: | 2015-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0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定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7/04 | 分类号: | E21B7/04;E21B7/18;E21B7/28;E21B33/13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04 | 代理人: | 王聚才,朱俊峰 |
地址: | 454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松软 岩土 射流 导向 扩孔 防塌孔 一体化 钻进 方法 | ||
1.松软岩土层射流导向成孔-扩孔-防塌孔一体化钻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加工和测试松软岩土层射流导向成孔-射流扩孔-喷浆防塌孔一体化钻进装置;
(2)、对松软岩土层射流导向成孔-射流扩孔-喷浆防塌孔一体化钻进技术参数设计;
(3)、配制喷浆防塌浆液,测试浆液凝固性能;
(4)、安装松软岩土层射流导向成孔-射流扩孔-喷浆防塌孔一体化钻进装置;
(5)、进行松软岩土层射流导向成孔-射流扩孔-喷浆防塌孔一体化钻进作业;
(6)、至设计深度后停止钻进,利用清水清洗喷浆管路和浆液喷嘴,撤出钻杆钻头;
(7)、检测松软岩土层射流导向成孔-射流扩孔-喷浆防塌孔一体化钻进效果;
所述步骤(1)中松软岩土层射流导向成孔-射流扩孔-喷浆防塌孔一体化钻进装置采用射流导向成孔-射流扩孔-喷浆防塌孔一体化钻头,钻头前端设置2-3个射流导向切割喷嘴,钻头两侧安装2-3个射流扩孔切割喷嘴,钻头后端连接2-3个浆液喷嘴;钻杆由内层钻杆和外层钻杆组成,内层钻杆采用薄钢管或塑料管;内层钻杆和外层钻杆之间采用支撑片固定连接;钻杆之间的连接采用平扣连接,外层钻杆和内层钻杆之间形成的环形通道用于通水、排渣和射孔,内层钻杆内部轴向设有用于通过混凝土和速凝剂浆液的浆液通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软岩土层射流导向成孔-扩孔-防塌孔一体化钻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射流导向成孔-射流扩孔-喷浆防塌孔一体化钻进参数主要包括浆液凝固时间、注浆速度、喷浆厚度、浆液凝固强度、水射流压力、水射流扩孔直径、水射流扩孔速度、水射流导向切割速度、钻进速度;所述参数需要预先根据理论、经验及测试进行初步设计;
①水射流压力
水射流压力需要与松软岩土层硬度系数或力学强度对应,当松软岩土层硬度系数0-0.5时,射流压力20-25MP范围即可满足水射流扩孔和射流导向钻进;当松软岩土层硬度系数0.5-1.0时,射流压力25-35MP范围即可满足水射流扩孔和射流导向钻进;
②水射流导向钻进速度
水射流导向钻进速度与水射流压力、松软岩土层硬度系数及钻机转速有关,射流压力越大,松软岩土层硬度系数越小,钻机转速越大,水射流导向钻进速度越快;确定合理的水射流导向钻进速度应等于或略大于水射流扩孔速度、喷浆速度及钻进速度;
③水射流扩孔深度
水射流扩孔深度与水射流压力、松软岩土层硬度系数、钻机转速及钻进速度有关,射流压力越大,松软岩土层硬度系数越小,钻机转速越大,钻进速度越小,水射流扩孔深度越大;扩孔深度应等于或略大于钻孔壁喷浆厚度;
④注浆压力
在喷嘴直径一定时,浆液在钻杆内流动速度随注浆压力增加而增大;随着钻杆长度的增加,浆液流动的距离加长,为保持稳定浆液在钻杆内流动时间,需要逐步增大注浆压力;在钻进转速和钻进速度一定时,注浆速度和注浆厚度随注浆压力增加而增大,为了稳定注浆厚度,需要在增大注浆压力的同时增加钻进速度;
⑤喷浆厚度
喷浆厚度影响钻孔支护强度,在地表埋深较浅时,地应力较小,浆液厚度1-5mm即可防止塌孔;当在地下深部施工钻孔时,地应力较大,为延长钻孔垮塌时间,钻孔厚度应大于10mm;喷浆厚度与喷浆压力和钻进速度相关,喷浆压力越大,钻进速度越小,则喷浆厚度越大;
⑥液初凝时间
液初凝时间为混凝土与速凝剂混合至初步凝结所需时间T1,初凝时间应略大于混凝土与速凝剂混合浆液在钻杆中流动时间T2;在注浆压力不变时, T2随着钻进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为始终保持T1略大于T2,应逐步增大注浆压力,以增加浆液在钻杆内的流速,T2保持稳定;当增加压力不能满足T1大于T2,需要调节混凝土与速凝剂混合比例,延长混合浆液液初凝时间;
⑦浆液凝固强度
浆液凝固强度包括初凝强度和终凝强度;浆液层应具有一定的初凝强度,以便能防止钻进时钻孔松散煤壁立即掉渣或垮落;终凝强度应尽可能大,以尽可能增强浆液层对后期钻孔壁后期支护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945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括具有压缩带的固持器套管的切削工具组件
- 下一篇:建筑物管道间的隔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