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ROFIBUS总线智能诊断记录仪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79195.8 | 申请日: | 2015-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51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博;高海东;刘茜;王春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rofibus 总线 智能 诊断 记录仪 方法 | ||
1.PROFIBUS总线智能诊断记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接线接口(E1)、电源模块(E2)、以太网接口模块(E3)、485收发模块(E4)、微处理器(E5)、FLASH存储器(E6)、系统内存(E7)以及板级总线;所述板级总线包括26条地址总线A0~A25、16条数据总线D0~D15以及两条地线GND和485GND;
所述外部接线接口(E1)包括+5V电源接线柱,地线GND接线柱,485+接线柱和485-接线柱,485+接线柱和485-接线柱提供外部485输入信号的接线接口;
所述电源模块(E2)通过外部接线接口(E1)引入外部+5V直流电源,并向以太网接口模块(E3)、485收发模块(E4)、微处理器(E5)、FLASH存储器(E6)和系统内存(E7)提供+5V,+3.3V电源输出,以太网接口模块(E3)、485收发模块(E4)、微处理器(E5)、FLASH存储器(E6)、系统内存(E7)根据本模块电源要求选择接入的供电电压;
所述以太网接口模块(E3)采用DMA9000,其管脚SD0~SD15依次接入板级总线的数据总线D0~D15,管脚RESET连接微处理器(E5)管脚120,管脚CMD连接微处理器(E5)管脚135,管脚INT连接微处理器(E5)管脚69;
所述485收发模块(E4)包括三个高速光耦隔离器HCPL0600和型号为SN75LBC184P的485总线收发器(U38),所述三个高速光耦隔离器HCPL0600分别为第一高速光耦隔离器HCPL0600(H3)、第二高速光耦隔离器HCPL0600(H4)和第三高速光耦隔离器HCPL0600(H5),其中第一高速光耦隔离器HCPL0600(H3)的管脚6连接微处理器(E5)的管脚103,第二高速光耦隔离器HCPL0600(H4)的管脚3连接微处理器(E5)的管脚102,第三高速光耦隔离器HCPL0600(H5)的管脚3连接微处理器(E5)的管脚104,第一高速光耦隔离器HCPL0600(H3)的管脚3连接U38的R,第二高速光耦隔离器HCPL0600(H4)的管脚6连接U38的管脚D,第三高速光耦隔离器HCPL0600(H5)的管脚6连接485总线收发器(U38)的管脚RE和DE,485总线收发器(U38)的管脚A和B为连接外部485总线的A线和B线;
所述微处理器(E5)采用AT91RM9200,其管脚D0~D15依次接入板级总线的数据总线D0~D15,管脚A0~A22依次接入地址总线A0~A22;
所述FLASH存储器(E6)采用第一片E28F128J3A-150(U9)和第二片E28F128J3A-150(U10)并用的方式,每片容量为16M×16,微处理器(E5)的管脚166作为FLASH片选信号FLASH_NCS0,接入38译码器(U11)的管脚/G2A,微处理器(E5)的地址线A25接入38译码器(U11)的管脚A,38译码器(U11)的管脚/Y0连接第一片E28F128J3A-150(U9)的CE0,38译码器(U11)的管脚/Y1连接第二片E28F128J3A-150(U10)的管脚CE0,第一片E28F128J3A-150(U9)和第二片E28F128J3A-150(U10)管脚D0~D15依次接入数据总线D0~D15,管脚A0~A24依次接入地址总线A0~A24;
所述系统内存(E7)采用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MT48LC8M16A2,其管脚CKE连接微处理器(E5)的管脚175,管脚CLK连接微处理器(E5)管脚174,管脚/CS连接微处理器(E5)管脚167,管脚/WE连接微处理器(E5)管脚178,管脚/CAS连接微处理器(E5)管脚177,管脚/RAS连接微处理器(E5)管脚176,管脚DQ0~DQ15依次接入数据总线D0~D15,管脚A0~A11依次接入地址总线A0~A11。
2.权利要求1所述PROFIBUS总线智能诊断记录仪的智能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片E28F128J3A-150(U9)作为文件存储器,存储运行过程中的数据和日志,第二片E28F128J3A-150(U10)作为指令存储器,存储运行指令;上电后,指令从第二片E28F128J3A-150(U10)提取到系统内存(E7)中执行;
第一片E28F128J3A-150(U9)和第二片E28F128J3A-150(U10)的片选,当微处理器(E5)的166管脚输出为0,地址线A25为0,NCS0_L有效,微处理器(E5)的166管脚为0,A25等于1,NCS0_H有效,即当38译码器(U11)的输入CBA=000时,输出为Y0=NCS0_L,此时选通第二片E28F128J3A-150(U10);当38译码器(U11)的输入CBA=001时,输出为Y1=NCS0_H,此时选通第一片E28F128J3A-150(U9);
通过以太网接口模块(E3)等待接收工程中的配置参数集,配置参数集经过以太网接口模块(E3)发送到微处理器(E5),微处理器(E5)将配置参数集存储在FLASH存储器(E6)和系统内存(E7)中;
正常运行后,微处理器(E5)使能485收发模块(E4)为侦听485总线数据帧状态,当外部PROFIBUS总线通过外部接线接口(E1)接入后,微处理器(E5)自动通过485收发模块(E4)侦听该PROFIBUS总线的通信数据,当有数据帧到达后,485收发模块(E4)通过中断方式通知微处理器(E5),微处理器(E5)主动读取485收发模块(E4)中接收到的数据帧,微处理器(E5)将数据帧读完后,分别将数据帧存储到FLASH存储器(E6)和系统内存(E7)中,同时将数据帧通过以太网接口模块(E3)发送到以太网;
微处理器(E5)会实时对接入到外部接线接口(E1)的PROFIBUS总线的数据帧收发、数据帧源地址和目的地址进行分析,以获取该PROFIBUS总线上设备的活动状态和接入信息;分析过程,微处理器(E5)主动在系统内存(E7)中创建设备链表,设备链表包含127个位置,分别记录总线上的设备地址以及该地址的设备是否处于正常通信、设备的地址,是否获得令牌;如果在一个令牌轮转周期内某设备获得令牌,并将令牌传递,那么就将该设备设置为活动状态,如果两项两个周期没有令牌轮状改地址的设备,那么就将设备链表中对应位置的设备设置为离线状态;
微处理器(E5)主动在系统内存(E7)中建立6个数据帧队列,队列名称分别为SC、SD1、SD2、SD3、SD4和ERR,6个数据帧队列分别记录经过处理和归类后的数据帧;微处理器(E5)对每个接收到的数据帧,首先读取数据帧的首字节,根据首字节的内容对报文进行归类;
如果首字节值为E5H,并且数据帧的长度为1个字节,那么数据帧存储到队列SC中,如果数据帧的长度不为1,那么数据帧记录到ERR队列中;
如果首字节值为DCH,并且数据帧的长度为3个字节,第二个字节为目的地址DA,第三个地接为源地址SA,DA和SA范围在0到127之间,将数据帧记录到队列SD4中,如果超出这个地址范围,那么数据帧为错误帧,记录到ERR队列中;
如果首字节为10H,数据帧长度为6,尾字节为16H,第二个字节为目的地址字节DA为0到127,第三个字节为源地址字节SA为0到127,第四个字节为数据帧控制字节,第五个字节为数据帧校验字节FCS,满足以上条件,将数据帧记录到SD1队列中,否则将数据帧记录到ERR队列中;
如果首字节为68H,第二个字节为数据长度4到249,第三个字节对第二字节数据长度进行确认,第四个字节为目的地址字节DA从0到127,第五个字节为源地址字节SA从0到127,第六个字节为数据帧控制字节,接下来时变长数据区和一个字节的检验字节,对数据区的长度进行校验大于1小于246,满足上述所有条件将数据帧记录到SD2队列,否则将数据帧记录到ERR队列;
如果首字节为A2H,尾字节为16H,数据帧长度为14,第二个字节为目的地址字节DA从0到127,第三个字节为源地址字节SA从0到127,第四个字节为数据帧控制字节,接下来时8个字节的数据区和一个字节的检验字节,满足以上条件则将数据帧记录到SD3队列,否则将数据帧记录到ERR队列;
微处理器(E5)在系统内存(E7)中创建日志队列LOG,微处理器(E5)每收到一个数据帧的同时主动生成一条日志,每条日志的内容包括:数据帧接收时间、数据帧分析结果、数据帧类型和数据帧的数据内容,生成的日志通过太网接口模块(E3)发送到以太网的同时,写入到FLASH存储器(E6)的第一片E28F128J3A-150(U9)文件存储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919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