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佛肚花提取物及其在治疗胃溃疡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77512.2 | 申请日: | 2015-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6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毛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大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185 | 分类号: | A61K36/185;A61P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1 | 代理人: | 张宇娟,施海寅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佛肚花 提取物 及其 治疗 胃溃疡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佛肚花提取物及其在治疗胃溃疡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位于贲门至幽门之间的慢性溃疡称之为胃溃疡(gastric ulcer,GU),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可发生在胃、十二指肠,也可发生在食管下端、胃-空肠吻合口附近以及美克尔憩室内异位胃黏膜上。这些溃疡的形成均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为消化性溃疡。本病绝大多数位于胃和十二指肠(98%~99%)。在人群中约有10%的人在一生当中可能罹患此病,因此是一个多发病和常见病,在消化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胃溃疡是胃黏膜反复炎症引起胃腺萎缩、黏膜层呈特异再生性改变,属中医学胃痞范畴,指胃脘痞塞、满闷不舒,无腹痛及外形胀急为主要表现,脾不运化、胃失顺降、痰湿内生、聚而为患。中医临床上采用理气消滞、降逆和胃之法治疗胃溃疡,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佛肚花为苦苣苔科植物佛肚花的全草或根,别名:岩白菜,虎皮、小荷草。性味:微苦,平。虽然现有技术报道了一些佛肚花的药学作用,但是如何提高佛肚花的药效作用,特别是在治疗胃溃疡中的药学活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数年的筛选和反复实验,提供一种佛肚花提取物及其在治疗胃溃疡药物中的应用,其特点是成本低,使用方便,能有效的治疗胃溃疡。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一种佛肚花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取物佛肚花为原料通过提取制备而成。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提取物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取佛肚花为原料,干燥,粉碎;
(b)粉碎之后的佛肚花粉末加入5-15倍重量的水以及每克原料中加入1000-2000单位胃蛋白酶和3000-5000单位超氧化歧化酶,加热到36-38℃,搅拌情况下反应2-4小时;
(c)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浓缩得到浸膏,加入浸膏3-5倍重量的氯仿,搅拌之后过滤得滤液,滤液减压蒸馏浓缩即得提取物。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涉及上述中药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胃溃疡药物中的应用;优选的,所述的药物不包括其它中药或西药组分。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药物为口服制剂。
本发明的治疗治疗胃溃疡的中药提取物通过临床研究,治疗胃溃疡疗效确切、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若未特别说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实施例1: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2~10月因胃溃疡在住院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31例,年龄21-70岁,平均46岁,病程l-15年,平均7.5年。其中合并萎缩性胃炎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两医临床消化病学》中的胃溃疡诊断标准,并经胃镜检查确诊。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观察组5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餐后15 分钟口服雷尼替丁+阿莫西林胶囊0.15 g, 2周为1个疗程,连用2—3个疗程。;
治疗组采用中药提取物。药物组成:佛肚花提取物,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取佛肚花为原料,干燥,粉碎;
(b)粉碎之后的佛肚花粉末加入10倍重量的水以及每克原料中加入1500单位胃蛋白酶和4000单位超氧化歧化酶,加热到37℃,搅拌情况下反应3小时;
(c)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浓缩得到浸膏,加入浸膏4倍重量的氯仿,搅拌之后过滤得滤液,滤液减压蒸馏浓缩即得提取物。
每次取0.5g提取物,加温水服用,早晚各服1次,连服15天为一疗程,共1疗程。
3 结果
3.1疗效判定
痊愈:胃痛症状消失,胃镜下检查见瘢痕形成溃疡愈合,Hp根除;
有效:临床症状缓解,胃镜下检查见部分瘢痕形成>50%,进入愈合期,Hp消除率≥50%;
无效:临床症状基本无缓解,胃镜下见少量或无瘢痕形成产溃疡,Hp消除率<50%。
总有效为痊愈加有效。
4统计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大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大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75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玛咖组合物、其复方制剂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水蛭的炮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