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膜片式散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77125.9 | 申请日: | 2011-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77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 发明(设计)人: | 辻川久人;保科克行;北川义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久保田 |
| 主分类号: | B01F3/04 | 分类号: | B01F3/04;C02F3/2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黄永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膜片 式散气 装置 | ||
本申请是名称为“膜片式散气装置”、国际申请日为2011年2月9日、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1/052685、国家申请号为201180045608.0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设置于下水道处理设施等的槽内的膜片式散气装置,涉及生物处理或为了搅拌而进行散气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在这种膜片式散气装置中,例如有图33~图35所示的装置。该膜片式散气装置在长方形状的底板251的上表面安装有长方形状的散气膜252,并在规定位置设有供气口253,在底板251与散气膜252之间形成有空气供给部254。供气口253与空气供给部254连通。
散气膜252是在合成树脂膜或合成橡胶膜上设有多个狭缝255(气孔部)的构件,散气膜252的周围被固定部256固定于底板251。各狭缝255是在散气膜252的长度方向A上细长的狭缝,与上述长度方向A平行。
如图34(a)所示,散气停止时,散气膜252受到槽内的水压,成为被按压到底板251的上表面的状态。此时,散气膜252不膨胀,狭缝255闭合。
此外,散气时,压缩空气从供气口253向空气供给部254供给,如图34(b)所示,散气膜252受到压缩空气的压力,从长度方向A观察,膨胀成山形状。这样,散气膜252膨胀时,狭缝255沿宽度方向B打开,空气供给部254内的空气通过狭缝255,成为气泡258,从散气膜252的内侧向外侧喷出。
像上述那样,关于在散气膜252上形成有多个狭缝255的散气装置,例如被记载于下述专利文献1的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777
发明内容
可是,对于上述的以往形式,如图35所示,若将长度方向A上的各狭缝255间的间隔D设定得较短,则在向空气供给部254供给的空气供给量少的小风量时,从狭缝255产生的气泡和从其相邻的狭缝255产生的气泡相结合而粗大化,存在氧移动效率降低这样的问题。
另外,若气泡粗大化,则气泡的表面积相对于体积的比率降低,因此,气液接触面积减少并且浮力增大,上浮时间变短,由此,氧变得难以溶解,氧移动效率降低。
作为该对策,一般考虑通过将上述各狭缝255间的间隔D设定得较长来抑制气泡彼此的结合,但是在该情况下,散气膜252的单位面积的狭缝255的个数会减少。因而,在使风量从上述小风量增加到大风量地进行散气的情况下,存在狭缝255的个数不足,初期压力损失和压力损失的上升增大这样的问题。
此外,散气时,如图34(b)所示,从长度方向A观察,散气膜252膨胀成山形状时,宽度方向B的拉伸力F作用于狭缝255,狭缝255沿宽度方向B打开,然而如图35所示,由于该拉伸力F,在狭缝255的端部产生龟裂257,该龟裂257传播到长度方向A上的相邻的狭缝255,存在彼此相邻的狭缝255经由龟裂257相连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片式散气装置,能够抑制初期压力损失和压力损失的上升,通过在小风量时使气泡分散且均匀地产生,能够防止氧移动效率的降低,此外,能够防止龟裂的传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第1发明是一种膜片式散气装置,
在散气膜上形成多个气孔部,
散气时,由于向散气膜供给的空气的压力,散气膜膨胀成山形状,气孔部打开,
散气停止时,散气膜为不膨胀的状态,气孔部闭合,
其中,
在散气膜上,分别排列地形成多个第1气孔部和比第1气孔部难以打开的第2气孔部,
第2气孔部位于相邻的第1气孔部之间。
由此,在散气运转时,由于向散气膜供给的空气的压力,散气膜膨胀成山形状,在散气膜产生拉伸力。该拉伸力成为用于打开第1气孔部和第2气孔部的力,但是此时,由于第2气孔部与第1气孔部相比难以打开,所以在以小风量进行散气的情况下,第1气孔部比第2气孔部先打开,被供给到散气膜的空气的大部分通过打开的第1气孔部,成为气泡,从散气膜的内侧向外侧被喷出,相对于此,几乎没有通过难以打开的第2气孔部而向外侧被喷出的气泡。
由此,能够防止从第1气孔部喷出的气泡与来自该第1气孔部相邻的第2气孔部的气泡结合。而且,由于第2气孔部位于相邻的第1气孔部之间,所以第1气孔部彼此的间隔被扩大,能够防止从第1气孔部喷出的气泡与从该第1气孔部近邻的第1气孔部喷出的气泡结合。由此,在小风量时能够使气泡分散且均匀地产生,能够防止氧移动效率的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久保田,未经株式会社久保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71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温耐盐油包水纳米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负压镀膜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