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田废旧射孔枪内盲孔复合修复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76878.8 | 申请日: | 2015-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0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李福军;曹广胜;郭士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高新区北油创业科技有限公司;大庆东北油节能与环保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P6/00 | 分类号: | B23P6/00;E21B43/119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朱培杰 |
地址: | 163316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田 废旧 射孔枪内盲孔 复合 修复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油田废旧射孔枪内盲孔复合修复工艺。
背景技术
射孔完井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一种完井方式,是石油开采过程中用以提高油气井采收率以及保护油层套管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外的射孔枪管普遍采用铬-钼系列钢种,射孔枪管在射孔作业时具有其它金属结构所没有的特殊性:射孔弹或炸药在井下一定深度的枪管内引爆,产生瞬时高温和强烈的冲击力,击穿枪管的射孔部位,继而射穿岩层或石油天然气层,达到油气井射孔目的。目前射孔枪管通常为一次性使用,一旦经射孔作业,多数做报废产品或降级使用,这样便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如果能将射孔枪修复再制造,达到性能等级即可重复利用。但是内盲孔复合枪身(内盲孔+泄压孔)修复起来非常困难,工艺复杂,成本高,修复成功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内盲孔射孔枪修复工艺复杂、修复成本高、修复成功率低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油田废旧射孔枪内盲孔复合修复工艺,该油田废旧射孔枪内盲孔复合修复工艺将内盲孔和泄压孔一体化,降低了修复成本,扩大了修复范围,对于多种类型枪身均可实现标准化修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田废旧射孔枪内盲孔复合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对废旧射孔枪的枪体盲孔周围打磨去毛刺,然后用钻床对原盲孔处进行扩孔;
b.选用钢板,局部加热后用模具冲压成补贴片;
c.将补贴片放置在步骤a所扩的孔处,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将补贴片焊接到枪体上;
d.对修复后的盲孔枪进行耐温、耐压试验。
步骤a中所扩孔为阶梯孔,阶梯孔的上孔外壁为向外倾斜的焊接坡口。
所述的圆柱形本体顶面为弧面,底面开有圆形的盲孔,且盲孔与补贴片的外圆周面同心。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将废旧射孔枪的枪体盲孔处扩孔后焊接补贴片,在补贴片处形成新的盲孔及泄压孔,实现了一次修复同时加工盲孔及泄压孔,降低了修复成本,扩大修复范围。并且该方法对于多种类型的枪体均可实现标准化修复,对废旧射孔枪再利用、节约油田生产成本有着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扩孔后的枪身剖面示意图;
图2是扩孔后的枪身外表面示意图;
图3是补贴片焊接后的枪身截面示意图;
图4是补贴片的剖面图;
图5是补贴片的俯视图。
图中1-枪体,2-焊接坡口,3-台肩,4-补贴片,5-盲孔,6-泄压孔,7-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至图5所示,一种油田废旧射孔枪内盲孔复合修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选用射孔枪枪体,这里应当选用损伤不大、无裂纹缺陷、外径变化不大的枪体,通常情况下选用外径变化在±5mm内的枪体。并且由于射孔后的射孔枪枪体盲孔周围留有毛刺,直接对盲孔加工比较困难,因此首先使用磨床将其打磨光滑,去除毛刺。使用钻床并配有特殊定制的钻头对枪体1上射穿后的盲孔原位处进行扩孔和造肩,同时加工出焊接坡口,一次成型。所扩孔为外大内小的阶梯孔(如图1),阶梯孔的上孔外壁为向外倾斜的焊接坡口2,焊接坡口2的角度为40°至60°,最好为44°,焊接坡口底部有台肩3。
b.选用钢板,根据射孔枪枪体的壁厚选用9mm厚的钢,通过感应加热设备对钢板进行局部加热,例如采用WH-Ⅷ-50感应加热电源进行加热,将预先制造的模具安装到钻床上,对钢板进行冲压,冲压出补贴片4。
c.将步骤b中冲压得到的补贴片4放置在步骤a所扩的孔的台肩3处,采用自动化二氧化碳保护焊对补贴片4与焊接坡口2之间进行焊接,将补贴片焊接到枪体1上。焊接后对焊缝进行打磨,将多余的焊缝余高打磨掉,打磨到与射孔枪枪体1和补贴片4表面弧度一致,使其保持在同一弧度上。
d.对修复后的盲孔枪枪体进行耐温、耐压试验:通过外压检测设备检测,修复后的射孔枪应当可以耐压70Mpa;对修复后的射孔枪进行100℃耐温试验。同时也可进行50℃,10MPa井压模拟井上测试,采用单发装药量37.7g的SL52YD-1型射孔弹,总装弹数量32发,对枪管进行模拟井射孔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高新区北油创业科技有限公司;大庆东北油节能与环保技术研究所;,未经大庆高新区北油创业科技有限公司;大庆东北油节能与环保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68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细化金属晶粒的冷加工工艺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中心管紧固分度旋转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