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肉灵芝提取物的神经保护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76742.7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5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伟;熊卫萍;汪锴;宝丽;谢荣;张君丽;白玛旦增;韩俊杰;洛桑;孙慧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1/575 | 分类号: | A61K31/575;A61P25/28;A61P25/20;A61P25/16;A61P25/18;A61P25/24;A61P25/00;C07J9/00;A23L31/00;A23L3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46 | 代理人: | 陈万青,武玉琴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肉 灵芝 提取物 神经 保护 用途 | ||
1.白肉灵芝提取物在制备用于神经保护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提取物中含有式1和式2所示的化合物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所述提取物通过如下方法获得,所述方法包括:
用提取溶剂提取白肉灵芝的子实体至少一次;和
去除溶剂以获得所述提取物,
其中,所述提取溶剂选自水、C1~C4烷基醇、甲酸C1~C3烷基酯、乙酸C1~C3烷基酯、卤代C1~C3烷烃、R1C(O)R2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或更多种的混合溶剂,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C1~C3烷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提取溶剂选自水、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甲酸甲酯、甲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二氯乙烷、丙酮、丁酮、戊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提取溶剂为20~98%(v/v)的乙醇水溶液。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提取溶剂为40~98%(v/v)的乙醇水溶液。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提取溶剂为70~95%(v/v)的乙醇水溶液。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中白肉灵芝的子实体与所述提取溶剂的重量体积比为1:3~10;提取温度为18℃~105℃;且提取1~5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中白肉灵芝的子实体与所述提取溶剂的重量体积比为1:2~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中白肉灵芝的子实体与所述提取溶剂的重量体积比为1:3。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提取温度为20℃~50℃。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提取次数为2~4次。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提取次数为3次。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获得的提取物分散于水中,用弱极性或非极性有机溶剂萃取以除去脂溶性杂质;
用萃取剂萃取水相;和
取萃取剂层并去除萃取剂,
其中,所述萃取剂为选自乙酸乙酯、氯仿、二氯甲烷和正丁醇中的一种。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弱极性或非极性有机溶剂选自C5~C12的烷烃、C5~C8的环烷烃、卤代C1~C3烷烃、石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弱极性或非极性有机溶剂选自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环己烷、氯仿、二氯乙烷和沸点60~90℃的石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弱极性或非极性有机溶剂为沸点60~90℃的石油醚和/或环己烷。
1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提取溶剂为水、或为选自C1~C4烷基醇、甲酸C1~C3烷基酯和乙酸C1~C3烷基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溶剂的40%(v/v)以下的水溶液,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获得的提取物分散于水中,用萃取剂萃取所获得的提取液;和
取萃取剂层并去除萃取剂,
其中,所述萃取剂为选自乙酸乙酯、氯仿、二氯甲烷和正丁醇中的一种。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提取溶剂为选自C1~C4烷基醇、甲酸C1~C3烷基酯和乙酸C1~C3烷基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溶剂的30%(v/v)以下的水溶液。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提取溶剂为选自C1~C4烷基醇、甲酸C1~C3烷基酯和乙酸C1~C3烷基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溶剂的20%(v/v)以下的水溶液。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神经保护是选自如下的至少一种:预防和/或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抗疲劳、镇静、催眠和健脑益智。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神经退行性疾病选自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症、早老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所述镇静选自预防和/或治疗神经衰弱、狂躁和抑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674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