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狂犬病毒的基因工程抗体、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76068.2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8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孔维;吴永革;李状;谷铁军;程月;陈晓旭;席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6/10 | 分类号: | C07K16/10;C07K19/00;C12N15/13;C12N15/62;C12N15/70;A61K39/205;A61P31/14;G01N33/56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狂犬病毒 基因工程 抗体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狂犬病毒的基因重组抗体、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基因工程抗体由重组抗狂犬病毒抗体的重链可变区、重组抗狂犬病毒抗体的轻链可变区组装而成;该重组抗狂犬病毒抗体的重链可变区融合有亮氨酸拉链;该重组抗狂犬病毒抗体的轻链可变区融合有亮氨酸拉链。本发明提供的基因工程抗体具有较高的狂犬病毒中和能力;且结构简单,易于构建,可实现在原核系统中的高效表达,因而更易于实现其工业化大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狂犬病毒的基因工程抗体、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狂犬病是由动物传播的100%致死性传染病,该病流行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高达55000人因狂犬病死亡,而我国的狂犬病病例在2000份左右。当被携带有狂犬病毒的动物严重咬伤或抓伤时,即狂犬病毒III级暴露时,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用暴露后预防(PEP)的方法防治狂犬病。暴露后预防的方法包括伤口清洗,疫苗注射和伤口处抗体浸润注射。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注射抗狂犬病毒的抗体逐渐成为中和狂犬病毒的重要方法。现在在市面上用于侵润注射的抗体为抗狂犬病毒马血清(Equine rabies immuneglobulin,ERIG)和抗狂犬病毒人血清(Human rabies immune globulin,HRIG),二者均能有效的中和狂犬病毒。据报道,用抗狂犬病毒人血清(HRIG)治疗,病人要承担约1000美元的费用,价格过于昂贵,在狂犬病流行的亚非拉地区,人们承担不起,并且抗狂犬病人血清的来源十分有限,大大限制了其应用。相比HRIG,抗狂犬病毒马血清(ERIG)的价格虽有降低,但是其供应量仍不足,并且由马血清导致的过敏反应和血液污染,也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
理论上,单克隆抗体(mAb)更适合工业化生产,有望能克服狂犬病免疫血清的不足。但是针对狂犬病毒的单克隆抗体或者说具有中和狂犬病毒活性的单克隆抗体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这是因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一方面狂犬病毒糖蛋白很难在体外表达纯化,即抗原难以获得;另一方面表达狂犬病毒的真核细胞系常常不能稳定传代,且该技术成本过于昂贵,不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
基因工程抗体又称重组抗体,是指利用重组DNA及蛋白工程技术对编码抗体的基因按照不同需要进行加工改造和重新装置,经转染适当的受体细胞所表达的抗体分子,是对抗体获得的重要革新。据报道,一系列的抗狂犬病毒基因工程抗体正在研制当中,如植物表达的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Duan等人研发的单链抗体(singledomain fragment variable,scFv)等。但目前还没有基因工程抗体上市,所以仍然需要对重组工程抗体进行研究,以获得中和活性高的抗狂犬病毒的重组工程抗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狂犬病毒的基因工程抗体、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抗狂犬病毒的基因工程抗体能够更有效地中和狂犬病毒的能力,能够应用于制备防治狂犬病毒的药物,也可以应用于制备检测狂犬病毒的试剂。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狂犬病毒的基因工程抗体,其由重组抗狂犬病毒抗体的重链可变区、重组抗狂犬病毒抗体的轻链可变区组装而成;
该重组抗狂犬病毒抗体的重链可变区融合有亮氨酸拉链;
该重组抗狂犬病毒抗体的轻链可变区融合有亮氨酸拉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吉林大学,未经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60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