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泌尿生殖道支原体Uu、Mh分离培养基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75106.2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4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文凤岐;石楠;武济民;孙亚洲;肖家祁 | 申请(专利权)人: | 众爱生河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R1/35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054400 河北省邢台市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泌尿 生殖 支原体 uu mh 分离 培养基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培养基,尤其是涉及一种泌尿生殖道支原体Uu、Mh分离培养基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缺乏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性、能通过0.22um滤菌器、可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支原体于1898年由Nocard等首次分离出来,1956年正式命名为支原体(Mycoplasma),在微生物分类中建立了一个新的独立的纲——柔膜体纲(Mollicutes),并在近20年来迅速成为一门独立的微生物学的分支学科,即支原体学(Mycoplasmology)。
支原体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微生物,目前已分离到150多种。与人类疾病有关的主要有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简称Uu)及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简称Mh)。Uu和Mh被国际公认为泌尿生殖道感染(俗称“性病”)的重要病原体。
支原体基因组小,一般仅是大肠杆菌的1/5~1/4,基因组中编码氨基酸和辅助因子生物合成的基因极少;缺乏能量代谢途径中所需的许多重要基因,如厌氧代谢途径、电子传递链、ED途径、发酵、糖异生和三羧酸循环等相关基因;对脂肪酸和磷脂代谢基因和调控基因较少。因此,支原体是氨基酸、脂类和某些辅助因子营养缺陷型,很难对环境变化作出调整,仅在特定环境中生存。支原体细胞小(小于100nm)且多形,有液体运动性;菌体集落小于1-2mm,肉眼难见,通常借助40-100倍显微镜检查计数。因此,支原体生长繁殖的生理生化相对简单而自然地依附宿主组织细胞并有胞内生存的特点,人工培养生长缓慢;Uu/Mh种间差异大,可用于分离、鉴别。
总之,支原体的特殊性,造成临床诊断、治疗的困难,同时是研发技术的关键点。
具有数十年历史的国外支原体的培养分离培养基包括商品化的Difco、Oxoid等公司干燥基础基,法国生物梅里埃的成品培养基,均占有中国相当大的市场。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甚至把研发中心及一些大宗产品生产基地建在上海浦东高科技开发区。液体培养常用试管、青霉素安培瓶进行培养,固体培养惯用圆形培养皿等,还有双相培养基,市场上产品五花八门,真假难分,但是均对习湿需CO2的支原体的培养、鉴别及药敏测定存在各种各样、不如人意的问题。
目前Uu、Mh的单一培养基只能供一种支原体生长,在37℃-38℃温箱培养2-4天,观察、出结果。通常以培养基变色判断生长与否,有的阳性率低,有的是假阳性高。
解脲脲原体(Uu)是脲原体属中的一个种,因生长需要尿素而得名。菌落微小,直径仅有15~25um,须在40~100倍显微镜下观察,故旧称T株。菌落表面有粗糙颗粒,在合适条件下可转成典型的荷包蛋样菌落。生长需要胆固醇和尿素,分解尿素为其代谢特征,产生氨氮,使培养基pH上升,患者小便往往带有臊腥味。在培养基中加入尿素并以硫酸锰(菌落呈棕色)作指示剂极易与Mh等支原体作出鉴别。
人型支原体(Mh)可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或细胞培养中生长。用培养基培养时,营养要求比细菌高。由于它没有细胞壁,因此对青霉素等不敏感,但对四环素、卡那霉素、链霉素、氯霉素等作用于核蛋白体的抗生素等有杀伤作用,Mh对林可霉素敏感而对红霉素耐药,Uu则相反;支原体对热抵抗力差,通常55℃经15分钟处理即灭活。石碳酸、来苏儿易将其杀死。
泌尿生殖道感染Uu和/或Mh后,可出现尿道炎症状,男性可继发慢性前列腺炎,在检查前列腺液时,可见活泼、泳动的微生物群体。支原体还继续感染精道、精囊和睾丸,影响精子和精液的质量;主要通过性生活传播,初期患者大多无明显症状,后期可引起生殖系统炎症,是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女性的泌尿生殖道的带菌、发病情况更严重。
我国对支原体基础及医院实验诊断的研究起步晚,多模仿国外方法,存在着临床培养阳性率低、易污染杂菌、出现假阳性等诸多问题,不能满足临床诊断治疗的需求;而且国内各实验室用于支原体的分离培养基,多数进口,价格昂贵;有的自制,质量不稳定,卫生管理部门已立法管理,促进研发创新产品。
常规的支原体诊断方法与技术如下:
(1)基因诊断方法的建立:核酸杂交、PCR及连接酶链反应(LCR)具有快速、敏感、特异性高等优点,已成功用于支原体的检测,但操作不当可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众爱生河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众爱生河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51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