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调光驱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74970.0 | 申请日: | 2015-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1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调光 驱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灯无线控制领域,尤其涉及能够无线远程控制和调节LED灯照明亮度的一种智能调光驱动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LED灯照明亮度主要采用LED驱动器来控制,LED驱动器通过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然后通过调压开关来调节输出到LED灯的电流和电压来实现对LED灯亮度的调节控制,这种主流调节方式调节过程增加了驱动器、调节电路等设备,成本比较高,而且如果要实现一个控制端控制多个LED灯,必须增加相应的电缆线路并重新布置整个控制电缆线路,因此施工复杂,成本高。
同时,已有的一些无线调节LED灯亮度的驱动器主要是在LED灯上和控制端上同时安装无线射频收发模块,以实现LED灯的无线远程调节控制,但是这种方式同时也需要驱动器、调节电路,并且又增加了无线射频收发模块,因此存在电路结构复杂、体积大、成本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智能调光驱动器,采用空气中传播的高频振荡波作为无线信号来远程调节控制LED灯的照明亮度,以满足在不同场合的灯光亮度要求,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调光驱动器,包括控制部件和感应部件,所述的控制部件包括晶体振子、阵列金属头极板、高频晶体振荡频率发生器、L-C振动频率调节电路、调频旋钮及AC-DC模块,所述的感应部件包括振能采集保持器、晶片栅阵列、频-压转换电路、电压定比例放大器及可调节驱动电路,所述的晶体振子固定连接在所述的阵列金属头极板之间,所述的L-C振动频率调节电路分别与所述的阵列金属头极板、高频晶体振荡频率发生器、调频旋钮及AC-DC模块连接,所述的晶片栅阵列固定在所述的振能采集保持器内部,所述的晶片栅阵列与所述的频-压转换电路连接,所述的频-压转换电路与所述的电压定比例放大器连接,所述的电压定比例放大器与所述的可调节驱动电路连接。
上述的一种智能调光驱动器,其中,所述的L-C振动频率调节电路采用频率信号的相-时位比例差构成方法来对频率信号进行特性编码,所述的频率信号的相-时位比例差构成方法通过设置信号的相位、时位以及两者的比例关系算法来对频率信号进行特性编码。
上述的一种智能调光驱动器,其中,所述的振能采集保持器采用镍金属网。
上述的一种智能调光驱动器,其中,所述的晶片栅阵列由多片相互排列粘贴的晶体薄片组合而成,所述的晶体薄片之间采用绝缘胶进行相互粘贴。
上述的一种智能调光驱动器,其中,所述的频-压转换电路包括频率信号锁相保持电路单元和频率电压转换部件,所述的频率信号锁相保持电路单元通过相-时位比例差分离方法对频率信号进行特性解码,所述的频率电压转换部件采用了芯片TC9401,所述的频率信号锁相保持电路单元通过所述的相-时位比例差分离方法对频率信号进行相位、时位数值分离,并且将两者之间的比例算法关系进行解码分解以产生对应的特征数值。
上述的一种智能调光驱动器,其中,所述的可调节驱动电路包括传递式升压电路和外接驱动电源电路,所述的外接驱动电源电路由整流电路和多级降压电路组成,所述的传递式升压电路采用驱动源和控制源分离技术,所述的传递式升压电路采用所述的外接驱动电源电路作为驱动源以提供驱动电流,并采用所述的电压定比例放大器输出的数值变化的电压作为控制源,所述的传递式升压电路将所述的外接驱动电源电路提供的驱动电流和所述的电压定比例放大器输出的数值变化的电压通过内部的集成传递升压器进行电压集成升压以形成高驱动能力的数值变化的调节电压。
本发明中的控制部件通过调节调频旋钮以产生不同频率能量的无线高频振荡波,感应部件通过感应接收到不同频率能量的无线高频振荡波以产生不同数值的输出电压并加载到LED灯上,从而实现调节LED灯亮度的功能。本发明采用远程无线高频振荡波作为传输信号,同时直接采用已有的220V交流电源作为电源供应,因此整个驱动器体积和重量较小、成本非常低、使用比较方便,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智能调光驱动器的控制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智能调光驱动器的感应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智能调光驱动器的连接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49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