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雨水调蓄池冲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72419.2 | 申请日: | 2015-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1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习洪;周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9/00 | 分类号: | E03F9/00;E03F5/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 调蓄池 冲洗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水调蓄池冲洗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不可渗透地表面的增加,地表面雨水径流量由原来的10%增加到55%,导致城市内涝及初期雨水污染严重。调蓄池不仅可消减雨水洪峰,而且可避免初期雨水造成的面污染,但是雨水中的杂质在调蓄池中很容易淤积,并积成板结,需及时清理,为下次正常运行做准备,但人工清除不仅危险,而且效率低,因此需要一套完整的冲洗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雨水调蓄池冲洗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存水区,所述第一存水区出水口设有第一启闭门,在第一存水区出水口设置具有坡度的冲洗廊道,在冲洗廊道底端设置具有坡度的污水廊道,所述污水廊道与冲洗廊道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污水廊道顶端设有第二存水区,所述第二存水区出水口设有第二启闭门,所述污水廊道底部设有潜污泵。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存水区包括第一存水室体,所述第一存水室体顶部不封口,所述第一存水室体内底部设有斜坡,所述斜坡底部一侧朝向第一启闭门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存水室体包括若干并排间隔设置的第一存水分区,每个第一存水分区出水口分别设有第一启闭门,所述冲洗廊道包括若干并排间隔设置的冲洗廊道支道,第一存水分区分别与冲洗廊道支道一一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存水区包括第二存水室体,所述第二存水室体顶部不封口,所述第二存水室体内底部设有斜坡,所述斜坡底部一侧朝向第二启闭门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斜坡的坡度比是1:3至1:7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启闭门为拍门式冲洗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启闭门为微型拦蓄门。
作为更优选,所述第一存水区内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存水区内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
本发明将调蓄池底部分为数量不等及具有一定坡度的冲洗廊道,每个冲洗廊道前端设置有存水区和水力自动冲洗装置;冲洗廊道末端设收集冲刷污水及具有一定坡度的污水廊道,污水廊道前端设置有存水区和自动冲洗装置,末端设置有潜污泵;能够将调蓄池中雨水的沉淀物进行冲洗,方便有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侧视图。
图中,1-第一存水区、2-第一启闭门、3-冲洗廊道、4-污水廊道、5-第二启闭门、6-第二存水区、7-第一液位传感器、8-第二液位传感器、9-潜污泵、10-斜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发明,但它们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定。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第一存水区1,所述第一存水区1出水口设有第一启闭门2,在第一存水区1出水口设置具有坡度的冲洗廊道3,在冲洗廊道3底端设置具有坡度的污水廊道4,所述污水廊道4与冲洗廊道3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污水廊道4顶端设有第二存水区6,所述第二存水区6出水口设有第二启闭门5,所述污水廊道4底部设有潜污泵9。所述第一存水区1内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7,所述第二存水区6内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8。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存水区1包括第一存水室体1.1,所述第一存水室体1.1顶部不封口,所述第一存水室体1.1内底部设有斜坡10,所述斜坡10的坡度比是1:3至1:7之间,优选1:5,所述斜坡10底部一侧朝向第一启闭门2设置。所述第一存水室体1.1包括若干并排间隔设置的第一存水分区1.2,每个第一存水分区1.2出水口分别设有第一启闭门2,所述冲洗廊道3包括若干并排间隔设置的冲洗廊道支道3.1,第一存水分区1.2分别与冲洗廊道支道3.1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启闭门2为拍门式冲洗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存水区6包括第二存水室体,所述第二存水室体顶部不封口,所述第二存水室体内底部设有斜坡10,所述斜坡10的坡度比是1:3至1:7之间,优选1:5,所述斜坡10底部一侧朝向第二启闭门5设置,所述第二启闭门5为微型拦蓄门。
本发明中第一存水区1用于储存水对冲洗廊道3中的沉淀物进行冲洗;冲洗廊道3主要用于收集调蓄池中雨水的沉淀物;污水廊道4主要用于收集冲洗廊道3冲刷下来的污水,通过潜污泵9排放到与污水处理厂相连的管道中;污水廊道4顶端设有第二存水区6用于冲刷污水廊道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24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