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线材检测与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71442.X | 申请日: | 2015-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5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罗新斌;洪金剑;吕祖传;戴静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珂锐铁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G01B11/2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7 | 代理人: | 李广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材 检测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线材检测技术领域装置,尤其涉及非接触式管线材三维尺寸与缺陷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管状、线状外形材料的外形尺寸精度是材料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外形尺寸包括截面尺寸精度与纵向尺寸一致性等,当所指尺寸在局部或整体超出实际使用要求范围外时,称之为存在三维缺陷。当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高速运动、高温、振动以及对象外形曲面复杂性等可能存在实际因素,不仅使得在线检测难以实施,测量精度更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非接触式、全视角三维尺寸测量及缺陷检测的管线材检测与测量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管线材检测与测量装置,包括与测量对象径向成120°分布的三个测量箱体,所述测量箱体内部安装有线形结构光发生器,所述线形结构光发生器连接光学镜头和成像传感器,所述成像传感器连接有光学处理元件。该装置既可以在线对管线材测量对象进行尺寸测量,同时又可以实现对测量对象的三维几何缺陷进行检测,还可以对测量对象整体进行在线三维重构。其有益效果是:该装置为非接触式全视角的三维检测装置,不但保证了管线材检测中的实施方便,且满足了表面洁净度等要求较高的管线材的需求,同时保证了测量精度和检测准确度。使得人们在管线材生产过程中可以实时掌握产品外形质量,为最终产品质量评估提供重要依据,对主体生产设备进行实时故障诊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测量箱体内还设有调整底座,所述调整底座与所述线形结构光发生器和成像传感器固定连接。其有益效果是:方便线形结构光发生器的线结构光投射倾角、与测量对象的垂直度调整和成像传感器倾斜角度、视场角度调整,更有效的保证了测量对象检测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与测量对象径向成120°分布的三个所述测量箱体中间设有筒形测量腔,所述筒形测量腔内表面均进行吸光处理。其有益效果是:有效支撑径向成120°分布测量箱体,并为测量对象提供测量空间,进行吸光处理可以更有效的保证检测的准确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测量箱体设有操作与维护视窗。其有益效果是:便于测量箱体内器件的随时观察、维护与操作,保证检测的顺利进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测量箱体设有箱体端盖,所述箱体端盖上设有电气连接件安装接口。其有益效果是:用于测量箱体内部器件的供电通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测量箱体侧壁设置成调整架基座导轨底板,所述调整架基座导轨底板与所述调整底座固定连接。其有益效果是:实现线形结构光发生器与成像传感器上下调整,更有效的保证了测量和检测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测量箱体与所述筒形测量腔接触面为光学透明密封介质。其有益效果是:保证了光源的通路,且与箱体端盖、操作与维护视窗构成了密封的测量箱体结构,构成了独立空间,有效的避免干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筒形测量腔内平均分布固定有三个中间安装板,所述中间安装板与所述测量箱体固定连接,且表面均进行吸光处理。其有益效果是:更有效的保证测量对象检测与测量的准确度,并有效的固定测量箱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筒形测量腔13内两端装有柔软性非透明物体。其有益效果是:既保证了测量对象14的顺利通过,又形成一个密闭空间,有效的避免外界光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内部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构成示意图。
图中:1-成像传感器,2-光学镜头,3-光学处理元件,4-线形结构光发生器,5-调整底座,6-线结构光,7-透射视场,8-调整架基座导轨底板,9-光学透明密封介质,10-操作与维护视窗,11-电气连接件安装接口,12-箱体端盖,13-筒形测量腔,14-测量对象,15-中间安装板,16-测量箱体,17-相交闭合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珂锐铁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珂锐铁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14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