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模式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70621.1 | 申请日: | 2015-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0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黄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高新区零零七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模式 电动汽车 充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充电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模式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石油能源日益紧缺,国际油价节节走高,节能减排成为全世界的新课题,新能源汽车迎来了发展的最佳时机。新能源汽车所占比例逐渐增大,城市交通以电动汽车为主,将成为将来的发展方向,对节能减排是有力的保证。但是无论是混合动力汽车还是纯电动汽车都需要外插电源充电,需要公用充电设施。
目前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还不完善,不能满足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模式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解决了电动汽车一次续驶里程的问题。应用智能充电系统可以提供大电流直流充电以及快速更换电池等多种手段,保证电动汽车充电或换电的快速化,则能够解决充电时间较长的问题。充电效率高,通用性强,集成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模式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光伏并网逆变器、自动切换装置、其他新能源接入点、公共电网、充电系统、双向并网逆变器和电池储能系统,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光伏并网逆变器与自动切换装置相连,自动切换装置还分别与其他新能源接入点、公共电网、充电系统、双向并网逆变器相连,双向并网逆变器与电池储能系统相连。
所述的自动切换装置包括光伏并网切换开关、外网切换开关和光伏孤网切换开关,光伏孤网切换开关接在充电系统和光伏并网逆变器之间,光伏并网切换开关接在其他新能源接入点、光伏孤网切换开关与光伏并网逆变器中间节点之间,外网切换开关接在公共电网、双向并网逆变器和充电系统相连的节点之间。
本发明解决了电动汽车一次续驶里程的问题。应用智能充电系统可以提供大电流直流充电以及快速更换电池等多种手段,保证电动汽车充电或换电的快速化,则能够解决充电时间较长的问题。充电效率高,通用性强,集成性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模式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光伏并网逆变器2、自动切换装置3、其他新能源接入点4、公共电网5、充电系统6、双向并网逆变器7和电池储能系统8,太阳能电池板1通过光伏并网逆变器2与自动切换装置3相连,自动切换装置3还分别与其他新能源接入点4、公共电网5、充电系统6、双向并网逆变器7相连,双向并网逆变器7与电池储能系统8相连。
所述的自动切换装置3包括光伏并网切换开关31、外网切换开关32和光伏孤网切换开关33,光伏孤网切换开关33接在充电系统6和光伏并网逆变器2之间,光伏并网切换开关31接在其他新能源接入点4、光伏孤网切换开关33与光伏并网逆变器2中间节点之间,外网切换开关32接在公共电网5、双向并网逆变器7和充电系统6相连的节点之间。
所述的充电系统6还与远程监控装置相连,可以时刻远程监控充电状况,监控系统主要实现对充电机运行和动力电池充电过程的监视、保护、控制、管理和事故情况下的紧急处理,以及数据的存储、显示、统计和数据分析以及报表打印等。
所述的充电系统6上还设置有计量计费系统,在充电站通过充电机(桩)给电动汽车充电时,其所消费的电量通过现场计量后,将用户消费的电量传回上级计费管理系统的结算中心。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分为两个部分,包括光伏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部件是太阳能电池、控制器和光伏逆变器。其特点是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不污染环境、能独立发电又能并网运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太阳能是不稳定能源,光伏发电系统只能在有阳光的情况下工作。利用大型储能系统,可以保证光伏发电系统的可靠性与可控性。它的主要部件是储能电池堆、双向逆变器和自动切换装置。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与光伏发电储能系统相结合,构成了完美的绿色能源利用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高新区零零七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高新区零零七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06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