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于山林地林下养鸡的生态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70564.7 | 申请日: | 2015-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3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豪;闫晓明;何成芳;朱鸿杰;陆钰;张正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01G1/00;A01G2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胡敏 |
地址: | 2300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于 山林 林下 养鸡 生态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家畜养殖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适于山林地林下养鸡的生态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山林地由于生态条件好,空气清新,有较为广阔的活动空间,且林内虫草资源丰富,能有效减少饲料投入,降低饲养成本,常被作为林下养鸡的主要场所,这种林鸡互作共生模式能使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散养鸡在林地内运动充足,能增强体质,提高散养鸡的抗病力,且养殖的土鸡肉质结实、鲜美细嫩,市场销路好。因此,这种模式得以广泛推广应用。
但根据我们调查研究发现,由于农户在山林地内养鸡过于密集,持续时间长,对山林地内环境造成了破坏,其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就是水土流失严重,由于鸡在林地内活动频繁,导致林地植被减少,坡地缺少了植被的覆盖,加之雨水冲刷,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而目前林下养鸡多用于铁丝网或者渔网等设施进行圈地,如中国专利文献“一种林下围网放养优质肉鸡的方法”(申请号:201210328447.2)公开了一种林下养鸡的围网方法,但该方法并不能达到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因此,急需一种隔离方式有效减少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山林地散养鸡生态养殖小区的隔离方法,以解决山林地林下养鸡水土流失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于山林地林下养鸡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坡度为30°以下的山林地建立林下养鸡生态养殖小区1,所述生态养殖小区1林冠层的平均高度为4米以上,郁闭度为0.5~0.6,较高的林冠层能为散养鸡提供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且有利于保护冠层不被破坏,适宜的郁闭度能保证林地有充分的光照;
步骤二:至少在生态养殖小区1的靠山坡底端的边缘设有灌木隔离层2,所述灌木隔离层2的总高度为1.5m以上,包括灌木层21,若灌木层21的高度不足,则在灌木层21上设置隔离网22,以增加高度,达到充分隔离的目的。
优选地,在所述生态养殖小区1的四周种植灌木隔离层2;或者,仅在所述生态养殖小区1的靠山坡底端的边缘种植灌木隔离层2,其它边缘设置围网3隔离,以减少隔离层的建设成本。
优选地,所述灌木隔离层2的灌木选自大叶黄杨、红叶石楠、金叶女贞中的一种,这些种类的灌木长势快,根系发达,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而且枝条分布密集,适宜做隔离层。
优选地,选择坡度为10°~20°的山林地建立林下养鸡生态养殖小区1,坡度太大增加了水土流失的程度,且不利于对鸡的管理。
优选地,所述灌木层21为3~5层,以确保隔离充分,防止水土流失。
优选地,所述生态养殖小区1的面积为15亩以下,避免因小区面积过大,影响隔离层保护水土流失的效果,增加隔离层的建设成本。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于山林地林下养鸡的生态养殖方法,该方法在达到隔离防护的目的的同时,能够有效减小山林地林下养鸡过程中因植被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生态环保的优点,为一种生态养殖的辅助保护手段。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山林地林下养鸡生态养殖小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山林地林下养鸡生态养殖小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适于山林地林下养鸡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如图1所示,选择坡度为30°以下的山林地建立林下养鸡生态养殖小区1,山林地坡度越小,其水土流失的程度越轻,越适于作为养殖基地开发;生态养殖小区1的面积为15亩,其林冠层的平均高度为4米以上,以保证散养鸡有广阔的活动空间,同时保护林冠层不被破坏;所述生态养殖小区1的郁闭度控制在0.5~0.6的范围内,保证林地有充分的光照。
步骤二:在生态养殖小区1的靠山坡底端的边缘种植灌木隔离层2,所述灌木隔离层2的高度为1.5m,包括灌木层21,若灌木层21的高度不足1.5m,则在灌木层21上设置隔离网22,使灌木隔离层2的总高度达到1.5m;
将生态养殖小区1的其它边缘用围网3隔离,所述围网3的高度为1.8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05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蚯蚓养殖技术
- 下一篇:南美洲鳗苗养殖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