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专用于甲状腺的针吸细胞学活检穿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70193.2 | 申请日: | 2015-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58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朱梅;王昆华;梁红敏;潘国庆;程若川;拜建华;徐玉;杨阳;王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53106 | 代理人: | 苏芸芸 |
地址: | 650032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专用 甲状腺 细胞学 活检 穿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吸细胞学活检穿刺装置,特别是一种专用于甲状腺的针吸细胞学活检穿刺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主要是分泌甲状腺素和降钙素,促进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促进生长发育,生理功能十分重要。近10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长了约4.6倍,目前国内平均甲状腺癌发病率为7.7/10万,已成为发病率快速上升的恶性肿瘤之一。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如果使用高分辨率超声,可在19-67%随机选择的人群中发现甲状腺结节。结节可以是肿瘤性,也可非肿瘤性。肿瘤又有良性和恶性,其中恶性肿瘤主要有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未分化癌四大病理类型。
甲状腺结节的高检出率,引起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广泛关注,然而CT、MRI、超声等影像检查都不能取代病理鉴定出病理类型,业界都在尝试开展超声引导下针吸细胞学病理检查,以明确病理性质,指导治疗。国内外目前开发应用了很多介入穿刺针,可以用于多种脏器进行活检。这些穿刺针大多由套管和针芯组成,套管外径较粗,都在0.7mm以上,使用时穿出的组织虽多,但多为间质,不容易分离出所需要的细胞,假阳性和假阴性率都很高;针管壁太薄,针尖不够锋利,到达钙化区域或深部质硬组织时,不易刺入,甚至可能折断;穿刺针无固定线圈,穿刺过程中,针尖及针道显示不清时,易刺入非靶区,取材不准确,且损伤周围组织器官;同时由于针管外径粗,切面过大,还容易引起出血、感染、针道转移等并发症。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专用于甲状腺的针吸细胞学活检穿刺装置,其包括抽吸器1、穿刺针2,穿刺针2安装在抽吸器1端部,其中穿刺针2包括中空的针体3、针座4,针体3固定在针座4上,针体3长4cm-5cm,针体3外径为0.5-0.6mm,针体3壁厚0.2-0.3mm,针体3端部为斜面,斜面夹角为10-15°,斜面长度为3-4mm,足够锋利而坚韧,在针体3上设置有固定圈6;抽吸器1包括抽吸筒8、推杆9、用于防止推杆滑动的推杆固定组件,推杆9设置在抽吸筒8内并与抽吸筒紧密配合,推杆固定组件设置在抽吸器1上,针座4套装在抽吸筒8端部。
所述针体3上带有刻度5,从针体尖端起每隔1cm设置一个刻度,例如依次为1cm刻度线、2cm刻度线、3cm刻度线、4cm刻度线、5cm刻度线。
所述推杆固定组件由设置在抽吸筒8上的固定栓10和设置在推杆9上的固定孔Ⅰ11构成,固定栓10端部和固定孔Ⅰ11相匹配。
所述推杆固定组件由设置在抽吸筒8内侧壁上的弹性固定块12和设置在推杆9上的固定孔Ⅱ13构成,弹性固定块12与固定孔Ⅱ13相匹配,推杆使用中,弹性固定块12与固定孔Ⅱ13不在同一轴线上,通过旋转推杆9可以将弹性固定块12移入或移出固定孔Ⅱ13。
所述推杆固定组件由开在抽吸筒8壁上的主槽14、与主槽14垂直的侧槽15、设置在推杆9上的滑块16构成,滑块16设置在主槽14中并沿其移动,固定时滑块16滑动到侧槽15中。
所述针座4为透明聚丙烯针座。
所述中空的针体3为不锈钢针。
所述针体3上带有的固定圈6,固定圈6为橡胶圈,卡在针体上并可以移动,防止不慎刺入过深取材不准且伤及深部组织。
本装置操作过程及使用方法:
1、采用超声显示患者甲状腺结节,确定穿刺路径并沿穿刺路径测量靶区距体表距离,测量结节大小;
2、将穿刺针2的针座4装在抽吸器1的抽吸筒8上,固定圈6按测量距离固定在刻度5上;
3、在超声监视下,穿刺针2沿穿刺路径刺至结节浅缘,按需要移动固定圈6并固定,留出安全的刺入及进退距离;
4、拉动推杆9给予抽吸器1一定负压,用推杆固定组件固定推杆9,防止推杆在负压作用下随意移动,影响操作效果,穿刺针2在靶区快速进退抽吸,直至透明针座4出现桔红色点滴液体时立即停止,拔出抽吸器1,随后拔出穿刺针2;
5、将抽吸器1抽吸入空气后,安装在穿刺针2上,推出针体3中的抽吸物到载玻片上,涂片,病理诊断。
本发明的优点和技术效果:
1、本装置采用不锈钢针体,针体长度合适,针体外径细,针体端部斜面更长,针壁厚,锋利同时有一定硬度,与现有的普通穿刺针相比,更容易刺入到靶区组织中,且不易折断,不会因针体太长而不利于准确操作,使用中穿出的组织较少,但准确率更高,确保细胞多而杂质少,利于分离出所需细胞,提高取材准确性率,确保吸出细胞数量,利于病理诊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01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夹合消化道内软组织的软组织夹
- 下一篇:超声信号的时延估计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