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动力一体化驱动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69404.0 | 申请日: | 2015-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3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B35/12 | 分类号: | B60B35/12;B60K17/1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林晓琴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一体化 驱动 结构 | ||
1.一种混合动力一体化驱动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桥的壳体,该驱动桥的壳体内侧嵌入有定子线圈,且该驱动桥的壳体恰能容纳一减速器、一差速器、一轴向单向离合器、左半轴以及右半轴;所述左半轴、右半轴上均设置有轴承;所述左半轴的一端露出驱动桥的壳体,左半轴的另一端与差速器的从动齿轮一花键联接;所述右半轴的一端露出驱动桥的壳体,右半轴的另一端与差速器的从动齿轮二花键联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贯穿驱动桥的壳体,并设置轴承;减速器主动齿轮与输入轴固联,并与减速器从动齿轮相啮合;减速器的从动齿轮通过轴承空套在所述驱动桥的壳体内端,并且与轴向单向离合器的从动齿轮盘的一端固定联接;从动齿轮盘另一端作为轴向单向离合器的主动件,通过轴向单向离合器与差速器的壳体相关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一体化驱动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包括:差速器的壳体、差速器中间轴、线圈转子、定子线圈、差速器的两主动齿轮、差速器的从动齿轮一以及差速器的从动齿轮二;所述差速器的壳体外表面嵌绕着电机转子永磁绕组,所述差速器的壳体一端作为轴向单向离合器的从动部分,通过轴向单向离合器与轴向单向离合器的从动齿轮盘相关联,另一端通过轴承空套在驱动桥的壳体内端;所述差速器中间轴、差速器的两主动齿轮、差速器的从动齿轮一以及差速器的从动齿轮二均设置于差速器的壳体内部;差速器中间轴贯穿差速器的壳体,差速器的两主动齿轮设置于所述差速器中间轴的上下两轴,所述差速器的从动齿轮一和差速器的从动齿轮二分别设置于差速器轴的左右两侧,且与所述差速器的两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线圈转子嵌套在差速器的壳体外侧,定子线圈嵌套在驱动桥壳体内侧,且定子线圈的位置与线圈转子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一体化驱动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单向离合器由所述从动齿轮盘、离合器滚柱、单向楔形槽、以及回位弹簧构成;轴向单向离合器的主动件为从动齿轮盘,轴向单向离合器的从动件为差速器壳体;所述单向楔形槽分布于差速器壳体上,所述差速器壳体套设于从动齿轮盘内,且离合器滚柱设置于差速器壳体和从动齿轮盘之间,单向传动的作用是,当主动件的转速大于从动件转速时,轴向单向离合器锁死,实现正向传动;当主动件的转速小等于于从动件转速时,轴向单向离合器松脱,不实现倒向传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94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气轮胎
- 下一篇:一种草雕造型艺术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