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炮快速救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69122.0 | 申请日: | 2015-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0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吴申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申龙 |
主分类号: | A62B99/00 | 分类号: | A62B99/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2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快速 救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救生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磁炮快速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在面对紧急情况需要救援时,往往是先请求消防队员或者武警官兵前来协助救援。尤其是面对意欲跳楼的情况,还需要谈判专家前来劝说欲跳楼的人,在这种情况下,谈判专家有时候起作用,有时候则不起作用。这就需要消防队员在楼下布置警力,器具等,来在人跳楼的瞬间展开最后的努力。能否成功救回一条生命,完全是概率事件。
而且,思想极端的人,在意欲跳楼的瞬间,其行为完全不可预测。这是的情况往往是分秒必争的,甚至谈判专家来不及劝说,惨剧即已经酿成。
现有技术中,尚没有有效的技术手段能够实现快速地将意欲跳楼的人从死亡线的边缘拉回来的目的。
电磁炮是利用电磁发射技术制成的一种先进动能杀伤武器。与传统大炮将火药燃气压力作用于弹丸不同,电磁炮是利用电磁系统中电磁场的作用力,其作用的时间要长得多,可大大提高弹丸的速度和射程。可以用在快速救援的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提供可以一种电磁炮快速救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磁炮快速救援装置,主要由电磁炮筒,电磁炮电线,活塞形电磁炮体,炮筒仰角调整装置组成,还包括救援套圈,中间连接筒,救援绳,菱形伸缩架,绕线轮,电机;救援套圈通过套圈转轴与固定于中间连接筒端部的旋转基座相铰接。
套圈杠杆翘柄固定于救援套圈上,并与救援套圈垂直;救援套圈通过限位弹簧的拉伸保持向后倾斜的状态;菱形伸缩架位于炮筒腔中,一端与伸缩架固定转轴铰接构成转动副,一端通过伸缩架端部滑块与活塞形电磁炮体上的槽型滑轨连接构成滑动副;救援绳一端连接于套圈杠杆翘柄上,依次穿过中间连接筒端部的救援绳穿孔,连接筒腔,炮体中心通孔,炮筒尾部伸缩架固定板后,缠绕于绕线轮上,救援绳始终处于绷紧状态。
初始状态时:
菱形伸缩架在炮筒腔中处于压缩状态,活塞形电磁炮体位于炮筒的尾部起始位置。
使用炮筒仰角调整装置将电磁炮筒调整到合适的仰角。
给电磁炮电线通以脉冲电流,开始对活塞形电磁炮体进行加速。从而带动救援绳、菱形伸缩架、救援套圈等零部件一起向前冲。
救援绳带动绕线轮,从而带动旋转编码器和用于限制绕线轮旋转的电磁刹车盘,冲到目标距离时,电机反转,猛拉救援绳,在救援绳拉力作用下,救援套圈自斜向后倾斜的状态,向前扣去,扣在待被救援的人身上。
电机继续反转,将整个系统连同待被救援的人一起拉回。完成救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救援套圈打出,并迅速套在待被救援的人身上,具有反应快速、救援速度快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救援套圈部位的俯视图。
附图3是本发明的活塞形电磁炮体左视图。
附图4是本发明的绕线轮示意图。
其中:
1-救援套圈,2-套圈杠杆翘柄,3-限位弹簧,4-套圈转轴,5-旋转基座,6-电磁炮筒,7-电磁炮电线,8-炮筒腔,9-活塞形电磁炮体,10-炮体中心通孔,11-中间连接筒,12-连接筒腔,13-救援绳,14-救援绳穿孔,15-菱形伸缩架,16-伸缩架端部滑块,17-槽型滑轨,18-仰角和距离探测仪,19-伸缩架固定转轴,20-炮筒尾部伸缩架固定板,21-绕线轮,22-旋转编码器,23-电磁刹车盘,24-电机,25-控制柜,26-炮筒支架,27-炮筒仰角调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4对本发明的典型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一种电磁炮快速救援装置,主要由电磁炮筒(6),电磁炮电线(7),活塞形电磁炮体(9),炮筒仰角调整装置(27)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救援套圈(1),中间连接筒(11),救援绳(13),菱形伸缩架(15),绕线轮(21),电机(24)。
救援套圈(1)通过套圈转轴(4)与固定于中间连接筒(11)端部的旋转基座(5)相铰接。套圈杠杆翘柄(2)固定于救援套圈(1)上,并与救援套圈(1)垂直;救援套圈(1)通过限位弹簧(3)的拉伸保持向后倾斜的状态。菱形伸缩架(15)位于炮筒腔(8)中,一端与伸缩架固定转轴(19)铰接构成转动副,一端通过伸缩架端部滑块(16)与活塞形电磁炮体(9)上的槽型滑轨(17)连接构成滑动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申龙;,未经吴申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91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溶胶灭火剂
- 下一篇:一种新型粉尘防护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