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侧筒式防针刺伤注射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68652.3 | 申请日: | 2015-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67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1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51221 | 代理人: | 熊晓果,刘雪莲 |
| 地址: | 61007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筒式防 针刺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筒式防针刺伤注射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注射器,主要包括有针筒、与针筒配合的活塞和与活塞连接的推杆这些部件。医护人员通过推杆推拉活塞移动,实现混药或者注射等操作。
但是,发明人发现,目前结构的注射器,针头、针头套和针筒为分体式设计,在医护人员使用时,需要先将针头套取下,然后再进行混药或者注射等操作,在操作完毕后,为了避免外界环境对针头的污染,或者为了避免针头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需要医护人员将针头套重新套在针头上。
在上述针头套回套过程中,由于针头和针头套的尺寸都较小,经常出现回套错位的情况,即,医护人员在将针头套回套在针头上时,由于针头套与针头之间不方便对位,使得回套过程错开,导致针头套不方便套在针头上,首先是耽搁了工作时间;但是更重要的是,由于在针头套回套过程中,是医护人员手持针头套,所以,当针头套与针头错开时,针头将极有可能刺伤医护人员的手部而造成感染风险。
所以,基于上述,目前亟需一种能够有效防止刺伤医护人员,并且回套方便的注射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注射器使用中,针头套回套操作不方便,并且回套过程容易刺伤医护人员手部而造成感染风险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刺伤医护人员的注射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侧筒式防针刺伤注射器,包括有针筒和设置在所述针筒上的针头,所述针筒上还设置有收纳筒,所述针头滑动设置在所述收纳筒内,所述针头与针筒之间设置有接通所述针头与针筒的导液管。本发明的注射器,通过设置收纳筒,针头滑动设置在收纳筒内,在需要进行混药或者注射操作时,将针头滑出收纳筒,当混药或者注射操作完成时,将针头滑入到收纳筒内避免污染,采用本发明的注射器,直接避免了医护人员手持针头套回套在针头上这一步骤,进而避免了医护人员手部因回套过程中,针头与针头套错位而刺伤手部的危险;同时,将针头收入到收纳筒中的方式较传统针头套回套在针头上的方式而言,更加的方便快捷。
作为优选,所述收纳筒包括有设置在所述针筒上的筒体,所述筒体内部为放置所述针头的容纳腔,所述筒体内还设置有固定所述针头与筒体相对位置的锁紧件。通过设置锁紧件,在针头伸出筒体进行混药或者注射操作时将针头固定,保证使用过程中针头不发生移位;而在针头收入筒体内时,锁紧件固定住针头,避免针头因自重而滑出筒体。
作为优选,所述筒体上设置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锁紧件包括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筒体内并与所述针头连接,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相配合的压板。通过压板与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的配合,实现对针头的固定。
作为优选,当所述压板位于所述第一缺口内时,所述针头完全位于所述筒体内部,当所述压板位于所述第二缺口内时,所述针头位于所述筒体的外部。
作为优选,所述压板为具有弹性的压板,当压板与滑块贴合时,滑块能带动压板和针头在筒体内滑动。滑块在筒体内滑动时,压板贴合在滑块上,当滑块滑动至第一缺口或者第二缺口处,使压板与第一缺口或者第二缺口对齐时,压板失去筒体侧壁的压迫而弹起伸入到第一缺口或者第二缺口中,进而实现对针头的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压板的距离所述针头较近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平滑过渡连接,所述压板的另一端背离所述滑块翘起。注射器在使用过程中,针头受到的力通常为压力,所以,在本申请中,当针头受到压力时,压板的翘起端抵在第二缺口的边缘,进而实现防止针头移动的效果,而在针头滑出筒体这一过程中,压板由第一缺口进入到其二缺口时,由于压板靠近针头的一端与滑块平滑过渡的连接,所以只需要对滑块朝针头的方向施压,压板就能够逐步被第一缺口的边缘压缩而与滑块贴合,进而方便了针头伸出这一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位于所述筒体的同一竖直方向上。将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设置在同一竖直方向上的筒体上,使得在控制针头滑出和滑入时,只需要沿竖直方向滑动滑块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筒体的供所述针头伸出的端部还设置有封板,所述封板上设置与所述针头相配合的通孔。在筒体上针头的伸出端设置封板,使得,当针头位于筒体内部时,针头是处于封板与滑块之间的容纳腔内,避免了针头污染外部环境,或者外部环境污染针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人民医院,未经四川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86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