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呋虫胺和异丙威复配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7651.7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2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汪峰;梅永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日农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1/00 | 分类号: | A01N51/00;A01N25/04;A01P7/04;A01N47/2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呋虫胺 异丙威复配 悬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及观赏花卉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呋虫胺和异丙威复配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用于水稻及观赏花卉病虫害防治的杀虫剂,特别是针对稻飞虱、观赏花卉蓟马的防治,例如中国专利“CN 102415404A”公开了一种“含呋虫胺和异丙威的复合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其中以呋虫胺和异丙威作为有效成分,其中呋虫胺和异丙威的重量比为0.1~80:0.5~80。
发明人经过长期试验验证,该复合杀虫组合物主要存在如下缺陷:
1)、通过对上述复合杀虫组合物公开的几种具体配比进行试验,发现对稻飞虱、观赏花卉蓟马的防治效果。
2)、针对上述复合杀虫组合物所公开的几种剂型,经过试验验证发现均存在不同问题的缺陷。例如,可湿性粉剂容易引起产品粘结,不易在水中分散悬浮,或堵塞喷头,在喷雾器中道理沉淀等现象,造成喷洒不匀,易使水稻叶等局部产生药害。
3)、复配问题,通过对上述复合杀虫组合物公开的几种具体配比进行毒力试验、热贮稳定性试验以及混配共毒系数测定发现,均无法达到明显的增效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呋虫胺和异丙威复配悬浮剂,该悬浮剂的剂型设计合理,对稻飞虱、观赏花卉蓟马的防治效果佳,且可实现呋虫胺和异丙威联合协同达到明显增效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呋虫胺和异丙威复配悬浮剂,按照重量份由以下组分制成:
呋虫胺 6份;
异丙威 24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3份;
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 5份;
黄原胶 0.5份;
苯甲酸钠 0.3份;
消泡剂 0.5份;
去离子水 60.7份。
呋虫胺具有触杀、胃毒、和根部内吸性强、速效高、持效期长3-4周(理论持效性43天)、杀虫谱广等特点,且对刺吸口器害虫有优异防效,并在很低的剂量即显示了很高的杀虫活性。主要用于防治小麦、水稻、棉花、蔬菜、果树、烟叶等多种作物上的蚜虫、叶蝉、飞虱、蓟马、粉虱及其抗性品系,同时对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双翅目、甲虫目和总翅目害虫有高效。
异丙威属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对昆虫主要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致使昆虫麻痹至死亡。两者复配可有效防除水稻稻飞虱。类、鱼类、非靶标节肢动物的安全性,在综合防治中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该药剂药效较好持效期长,因而在我国水稻产区广泛应用,但由于该药防治成本较高,速效性差,为了克服这些缺点,需要寻找一种理想的单剂进行混配,异丙威是水稻田常规主导杀虫剂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击倒力强,药效迅速,适用范围异丙威对稻飞虱、叶蝉科害虫具有特效。可兼治蓟马和蚂蟥,对飞虱天敌、蜘蛛类安全。
异丙威属中等毒性杀虫剂,毒性不高。对眼睛和皮肤刺激性极小,无明显蓄积毒性,在试验剂量内未见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因此将呋虫胺和异丙威复配,可减少或避免两单剂的药害问题,增加对作物的安全性,在防除靶标上可有互补和增效,而且异丙威是氨基甲酸酯重要的触杀杀虫剂和吡蚜酮在作用机理上各不相同,因此不存在交互抗性问题。
异丙威是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对昆虫主要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致使昆虫麻痹至死亡。呋虫胺是通过脊柱神经传递和触杀胃毒作用的系统性杀虫剂,可以快速被植物吸收广泛散布,对烟碱乙酰胆碱受体有兴奋作用。本产品由呋虫胺和异丙威两种作用机理不同的杀虫剂复配而成,两者复配可有效防除水稻稻飞虱。
本发明的呋虫胺和异丙威复配悬浮剂,通过合理设计两者之间的配比,对稻飞虱、观赏花卉蓟马实现较好的防治,并实现两者之间的联合协同达到明显增效作用。因此,两者混配防治稻飞虱、观赏花卉蓟马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本发明的呋虫胺和异丙威复配悬浮剂,其有益效果表现在:
1)、本发明制备的呋虫胺和异丙威复配悬浮剂在悬浮率、持久起泡性、湿筛试验等以及热贮稳定性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其他配比所制备的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日农化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海日农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76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