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传输模块以及光传输模块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7531.7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0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小西厚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李洋 |
地址: | 暂无信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 模块 以及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使光缆和光电转换元件光学耦合的光传输模块以及光传输模块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用于使光缆和光电转换元件光学耦合的光传输模块的制造方法,例如已知有一种使用了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光模块用试验机的制造方法。在这种制造方法(以下,称为以往的制造方法)中,使两个光模块部件向左右、上下以及前后方向移动,进且通过使它们旋转来使这两个光模块部件光学耦合。由此,在以往的制造方法中,由于不仅使两个光模块部件三维移动,并且还伴随着旋转这一动作,所以其作业工序繁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088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进行光缆和光电转换元件的光学耦合的光传输模块以及光传输模块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光传输模块的制造方法是与光缆连接并且包括安装基板、设置在该安装基板上的光电转换元件、以及使该光电转换元件与该光缆光学耦合的插座,并在该插座的与该光电转换元件对置的面设置有透镜光传输模块的制造方法,上述光传输模块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
预置工序,按照上述透镜与上述光电转换元件对置的方式将上述插座预置到上述安装基板上;
计测工序,在上述预置工序之后,计测从上述光电转换元件向上述插座的出射面射出的光点位置;以及
载置工序,基于上述光缆的光轴与上述插座的上述出射面在设计上的交点位置的信息、以及上述光点位置的信息,将上述插座载置到上述安装基板上。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光传输模块是与光缆连接的光传输模块,上述光传输模块的特征在于,具备:
安装基板;
设置在上述安装基板上的光电转换元件;以及
将上述光电转换元件与上述光缆光学耦合的插座,
在上述插座的与上述光电转换元件对置的面设置有透镜,
当从与上述光电转换元件的光轴平行的方向俯视时,该光轴从上述透镜的中心点离开规定的距离。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光传输模块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涉及的制造方法)中,首先,按照设置在插座的透镜与光电转换元件对置的方式,将该插座预置到安装基板上。然后,基于射出至插座的出射面的光点位置的信息、以及光缆的光轴与插座的出射面在设计上的交点位置的信息,来移动插座进行载置。在该移动时,来自光电转换元件的光通过透镜。由此,由于来自光电转换元件的光被透镜折射,所以其光轴的方向发生变化。在本发明涉及的制造方法中,通过利用该光轴的方向的变化,能够不使插座旋转地将光电转换元件与光缆光学耦合。
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地进行光缆和光电转换元件的光学耦合。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光传输模块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光传输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从光传输模块除去了金属盖以及插座(receptacle)后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从光传输模块除去了金属盖后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5是光传输模块中包含的插座的外观立体图。
图6是从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俯视观察光传输模块中包含的插座的图。
图7是对图5所记载的插座的C-C或者D-D处的剖面追加了安装基板以及插头后的图。
图8是光传输模块中包含的金属盖的外观立体图。
图9是光缆连接器件的外观立体图。
图10是从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俯视观察光缆连接器件中包含的插头的图。
图11是制造中途的光传输模块的外观立体图。
图12是光传输模块的制造工序的图。
图13是制造中途的光传输模块的剖视图。
图14是制造中途的光传输模块的剖视图。
图15是制造中途的光传输模块的剖视图。
图16是制造中途的光传输模块的剖视图。
图17是制造中途的光传输模块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J1…光点;J2…交点;S2…出射面;R1、R2…全反射面(反射面);10…光传输模块;22…安装基板;40…插头;50…受光元件阵列(光电转换元件);60…光缆;100…发光元件阵列(光电转换元件);200…插座;230、250…凸透镜(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光传输模块的结构参照图1~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75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型化陶瓷管壳光电探测器封装结构
- 下一篇:功率IC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