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耦合油气洗涤的混合油水分步分离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66985.2 | 申请日: | 2015-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3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 发明(设计)人: | 杨强;刘森;卢浩;许萧;王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0G53/00 | 分类号: | C10G53/00;C10G5/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13 | 代理人: | 胡红芳 |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耦合 油气 洗涤 混合 油水 分步 分离 方法 | ||
1.一种耦合油气洗涤的混合油水分步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含0.5~6%合成水的轻油与含0.01~2.8%微量烃的低分气混合洗涤后,其中进入微量烃的轻油送入油水初步分离器的左侧封头,含油0.05~0.5%的污水则送入所述油水初步分离器的右侧封头;所述油水初步分离器的操作压力为0.3~4.5MPa,温度为20~60℃;
步骤2:步骤1的各组分进入所述油水初步分离器后首先在T型液气分离器中实现快速液气分离,分离出的低分气从所述油水初步分离器的顶部排出;
含水轻油以流速0.005~0.02m/s从所述油水初步分离器的左侧封头向右流动,依次通过第一CPI油水快速分离模块、亲水性粗粒化模块进行快速脱水,分离出粒径大于30μm的水滴,分离后的轻油中含水0.05~0.5%并继续向右流动到隔板左侧排出,进入深度脱水器,在所述深度脱气器中脱除粒径为3~30μm的水滴,此时得到的轻油含水量小于0.02%;
含油污水从所述油水初步分离器的右侧封头向左流动,依次通过第二CPI油水快速分离模块、亲油性粗粒化模块进行快速除油,分离出粒径大于25μm的油滴,分离后污水中含油0.03~0.6%并继续向左流动到隔板的右侧,从隔板上部与隔板左侧分离后的轻油混合排出,进入深度除油器,在所述深度除油器中脱除粒径为1~25μm的油滴,此时的污水含油量小于0.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油水分步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深度脱水器具有包括亲水性纤维和亲油性纤维的组合纤维脱水模块,所述组合纤维脱水模块中亲水性纤维占亲油性纤维的比例为5~15%;所述深度除油器具有包括亲水性纤维和亲油性纤维的组合纤维除油模块,所述组合纤维除油模块中亲油性纤维占亲水性纤维比例为1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油水分步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轻油与低分气的混合方式是逆流或顺流,注入段后设置常规气液混合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油水分步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T型液气分离器入口段的混合液流速为3~6m/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油水分步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第一CPI油水快速分离模块和所述亲水性粗粒化模块之间具有水包;所述第二CPI油水快速分离模块和所述亲油性粗粒化模块连接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油水分步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亲水性粗粒化模块和所述第一、第二CPI快速分离模块采用改性特氟龙、聚丙烯或者不锈钢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油水分步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深度脱水器的底部具有水包出口,在所述水包出口还设有组合纤维除油模块;所述的深度除油器的顶部具有油包出,在所述油包出口还设有组合纤维脱水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698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催化裂化汽油的提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沸腾床外排含油废催化剂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