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镁渣制备硅钾肥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6308.0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9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廖洪强;姚星亮;程芳琴;李咏玲;范远;郭彦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14105 | 代理人: | 张福增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制备 钾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镁渣综合利用、硅钾肥的制备,具体属于一种利用镁渣制备硅钾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金属镁的皮江法冶炼过程中,每生产1吨镁将会产生6~10吨的镁渣,镁渣易粉化,细粉含量高,易悬浮于空气中;同时其吸湿性强,易使土壤板结,严重破坏自然环境。目前,对于镁渣的回收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制镁渣砖、墙体材料、水泥配料及脱硫剂等。由于镁渣中的MgO含量偏高,且成分不稳定,容易引起镁渣砖、墙体材料和水泥产品的硬化体胀裂,限制了镁渣在生产中的应用;将镁渣用作脱硫剂的研究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且受到工业使用方面的限制。因此镁渣的处理问题是镁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镁渣的主要组成成分是CaO、SiO2、Fe2O3、MgO、Al2O3等。这些元素都是植物所必须的营养元素,其中硅元素已被证明是继N、P、K之后的第四大植物营养元素。农作物吸收硅后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光合作用,改善农作物品质。镁渣重金属浸出毒性测试结果显示,Cr为0.012±0.002mg·kg-1,Cu为0.043±0.004mg·kg-1,Zn、Ni均小于0.001mg·kg-1,Pb小于0.01mg·kg-1,未检测到Cr6+,Cd,As,Hg的存在。浸出毒性中的重金属含量均明显低于《水溶肥料汞、砷、镉、铅、铬的限量及其含量测定》(NY 1110-2006)的相关限值,这样就为镁渣进行农业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可能。肥料产品重金属指标对比如下表所示。
关于镁渣制备肥料的方法有初步研究,典型的专利文献报道如下:
发明专利ZL201010553703.9,利用镁还原炉炉渣生产高效钙镁硫硅肥的新工艺。其特征在于使用镁还原炉炉渣、稀盐酸和稀硫酸等工业副产品为原料,生产出主要成分为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钙、硫酸镁和活性二氧化硅等的肥料,不仅解决了镁还原炉炉渣处理困难和严重污染的问题,还具有生产成本低等优点。但是,不同产地及企业生产的镁还原炉炉渣成分相差较大,尤其是镁的含量会比较低。因此,此法只能应用于炉渣中镁含量较高的镁还原炉炉渣,推广有限。
文献《镁渣综合利用制备硅钙镁肥的研究与分析》中,利用镁还原炉炉渣制备硅钙镁肥,其主要方法是在750℃下加入CaCO3:KOH:K2CO3=1:0.5:0.05:0.09的助剂煅烧对镁渣样品进行煅烧2h,得到硅钙镁肥。该方法不仅解决镁渣的污染问题,还增加新的硅钙镁肥的制备途径。但是活化过程中所使用的CaCO3、KOH和K2CO3均为天然矿物加工制的,在此工艺中使用会提高生产成本和降低环境保护的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镁渣制备肥料的过程中,镁渣成分组成影响大、制备过程中需要较高要求的助剂等问题,提供一种基于镁渣制备硅钾肥的方法。该方法原料成本低廉,加工工艺相对简单,并且易于实现规模化工业生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镁渣制备硅钾肥的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将富含氧化钾、氧化硅的钾长石,制成颗粒料;
2)按照重量百分比50-60∶40-50将镁渣与钾长石颗粒料混合,并通过高温熔融50-70min,然后倒出高温热熔物料,经水淬冷却;
3)冷却物料经干燥、粉磨、包装制得硅钾肥产品。
所述的钾长石是K2O含量大于9%。
所述的钾长石颗粒粒径为5mm-15mm。颗粒尺度分布与是否扬尘和热熔分散效果有关。颗粒太过小,有利于热熔分散,但容易扬尘,不利于环保和原料利用;颗粒过大,不易扬尘,利于热态加入,但不利于热熔分散。因此,通常钾长石颗粒粒度取值范围在该范围之间。
所述的原料镁渣与钾长石颗粒料配比,原则上按照硅钾肥的市场通用成份组成配比,通常要求产品中含K2O:4%—5%,SiO2:40%-45%。本发明所用原料优选配比为:镁渣与钾长石的重量百分比为55∶45。
所述的高温熔融温度,与原料及其配比有关,通常控制在1300℃-1600℃之间,优选13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63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