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锰渣制备堇青石陶瓷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066245.9 | 申请日: | 2015-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2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 发明(设计)人: | 宋谋胜;张杰;曾沛源;吴念;焦叶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仁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4B35/195 | 分类号: | C04B35/195;C04B35/6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561011 贵州省铜***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制备 青石 陶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锰渣制备堇青石复合陶瓷材料及其方法,属于工业固体废渣综合回收再利用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解锰生产国,电解锰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98%。我国的锰矿资源主要是以碳酸锰矿为主的菱锰矿,采用电解硫酸锰工艺来生产金属锰,在获得金属锰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酸性滤渣—锰渣。由于近年来对锰矿资源的滥采乱挖,造成了锰矿品味的日益降低,现每生产1吨金属锰将会产生8~9吨的锰渣。因缺乏有效的再利用技术,这些大量的锰渣主要以堆放或填埋的形式进行处理,逐年堆放的工业锰渣已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主要表现为锰渣中含有的大量氨氮、硫酸盐、重金属离子如镉、铅、砷、铜、锌和锰等对渣场附近大气、地表/地下水源、土壤结构、生态环境等造成的污染与破坏,已成为制约我国电解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解决锰渣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已成了当地政府、社会和涉锰企业的一大难题。如果经过一定的处理和其他混料添加,可以实现锰渣的有效回收与综合资源化利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目前,人们对锰渣的回收与资源化利用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如从锰渣中提取金属锰、用作水泥缓凝剂、制备陶瓷砖、制作蜂窝型煤燃料、生产锰肥、生产釉或微晶玻璃材料、用作建设材料或路基材料等。这些方法为锰渣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思路,但仍难以大规模利用,因此必须寻找新的锰渣综合利用途径。
堇青石(2MgO·2Al2O3·5SiO2)是一种硅酸盐矿物,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ε=4)、近硅的低热膨胀系数、高的力学强度、良好的电绝缘性、高的化学稳定性和抗热震性、以及与电极(Ag–Pd)间的良好匹配性,被广泛应用在窑具、电路板、绝缘体、整流罩、电容器、滤波器和混频器、高频片感与电子封装材料等领域。此外,堇青石还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与各种催化剂活性组分的匹配性能良好,以及孔壁薄、几何表面积大等特点,可用于制备多孔材料如蜂窝陶瓷和泡沫陶瓷,作为净化废气的理想催化剂载体和过滤装置,用于汽车尾气净化、金属熔体过滤、超细粒子过滤、催化燃烧、热交换等化学加工过程。通常,堇青石可以通过固相合成法、玻璃反玻化法、溶胶–凝胶法、水解–沉淀法等方式来制备。天然堇青石很少,工业上采用人工合成方法制备堇青石,但合成堇青石仍是一项很困难的工作,这主要是因为它的生成条件比较苛刻,其生成温度与分解温度接近,即烧成温度范围窄,在较低温度下没有明显的堇青石生成,提高温度又会导致大量的玻璃相生成,从而降低制品的热稳定性。
锰渣的主要化学成份测定如下:(各成份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仁学院;,未经铜仁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62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