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供氧量可控的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脱氮处理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510066041.5 | 申请日: | 2015-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9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怀正;徐祖信;汪健;张杰;陈珂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0;C02F9/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氧 可控 垂直 潜流 人工 湿地 处理 装置 | ||
1.一种供氧量可控的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脱氮处理装置,包括进水泵(1)、集水管(7)、供氧设备(10)和时控开关(1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为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其上部为复氧区,下部为缺氧区,一侧设有进水管(2),另一侧设有出水管(8);所述复氧区由布水管(3)、表层基质(4)、基本基质(5)和通风管(6)构成,所述进水泵(1)通过管道和时控开关(11)连接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连接布水管(3),所述表层基质(4)位于基本基质(5)上方,所述布水管(3)位于表层基质(4)内部,所述通风管(6)位于基本基质(5)处,且设置于距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底部1/6-2/3的湿地高度处,通风管的平面布置位置与布水管(3)一致,所述通风管(6)与设置在地面的供氧设备(10)相连,以达到可控的供氧目的;所述供氧设备(10)连接时控开关(11),所述两个时控开关(11)分别用于控制进水泵(1)的进水时间和供氧设备(10)的曝气时间;所述缺氧区由基本基质(5)和集水管(7)组成,所述集水管(7)位于基本基质(5)底部,通过水位的控制,实现反硝化脱氮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基质(4)顶部种植湿地植物(9),所述湿地植物(9)为旱生或水生植物,具体为百慕大草、金鸡菊、草皮、香蒲、芦苇、美人蕉、香根草、灯芯草、旱伞草或芦竹中一至几种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四周布置防渗膜(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总有效高度为600-2400mm,其中表层基质(4)高度为100-400mm,基本基质(5)高度为2000-23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基质(4)为沙土,沙土由耕作土和粗沙按比例混合而成,沙土混合质量比为0.2-3:1;粗沙的粒径为0.1-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基本基质(5)为瓜子片、砾石、陶粒、沸石、粉煤灰、高炉渣或钢渣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粒径为3-3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供氧设备(11)是鼓风机或通风机,供氧设备(11)的风量是进水量的5-16倍,压力为1kPa~30kP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布水管(3)设置于表层基质(4)表面下50-(3)00mm处,布水管(3)间距为500-1500mm,布水管(3)为孔穿管,穿孔孔径为5-20mm,沿与垂直向下成0-90o角度交叉布置,同侧间距50-500mm,异测间距25-250mm;穿孔管的材质是钢管、塑料管或不锈钢管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底部设置集水管(7),集水管为穿孔管,穿孔孔径5-20mm,沿与垂直向下成0-90o角度交叉布置,同侧间距50-500mm,异测间距25-250mm,集水管的材质是钢管、塑料管或不锈钢管中的一种,集水管末端设置成向上弯起成一定高度,以确保湿地的淹没水深H具有100-8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时控开关(11)一天控制开闭次数在3-12次,每次开启时间在10-8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604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水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河湖水体原位生态净化系统的配置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