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含水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常温脱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65831.1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5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钟娅玲;商红岩;冯孝庭;赵振元;洪正鹏;钟雨明;蒋玉梅;朱德江;肖军;陈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红升新能源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天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3/30 | 分类号: | C07C43/30;C07C41/58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李坤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含水 聚甲氧基二 甲醚 常温 脱水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含水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常温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常温下,将待脱水的聚甲氧基二甲醚送入装有吸附剂的吸附塔进行吸附处理,吸附后的聚甲氧基二甲醚从吸附塔排出,并进入到产品收集罐中;
(b)待吸附剂达到饱和时,停止进料,对吸附剂进行再生;
(c)循环进行步骤(a)、步骤(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含水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常温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吸附剂为分子筛、硅胶、活性氧化铝、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含水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常温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经过吸附的含水的聚甲氧基二甲醚先经过滤装置,再进入到产品收集罐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含水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常温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吸附剂的再生过程为:
(b1)先进行排液,将吸附罐中尚存液体物料排至储液罐中;
(b2)用氮气对吸附塔内的床层进行吹扫,回收吸附塔床层死空间内原料液;
(b3)采用升温、真空的方式使吸附剂完成再生,回收冷凝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含水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常温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3)中采用热氮加热吸附塔床层的方式使吸附剂完成再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含水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常温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为N个,其中N为等于或大于2的整数,吸附阶段时,待脱水的含水聚甲氧基二甲醚通过泵进入到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中进行脱水处理;吸附剂再生阶段时,通过泵将吸附塔中吸附剂吸附的水份及少量聚甲氧基二甲醚通过抽入储液罐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含水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常温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有两个,分别是吸附塔一和吸附塔二,同时还包括储液罐和两个泵,储液罐分别与吸附塔一、吸附塔二连通,两个泵分别是泵一和泵二,泵一用于将含水聚甲氧基二甲醚送入吸附塔,泵二用于将吸附塔中吸附剂吸附的水份及少量聚甲氧基二甲醚通过抽入储液罐中,吸附和再生的具体过程为:
(a1)开启吸附塔一的入口阀门,通过泵一将待脱水的聚甲氧基二甲醚送入吸附塔一,聚甲氧基二甲醚在吸附塔一内完成脱水操作;
(a2)运行一段时间后,关闭吸附塔一的入口阀门,开启泵二,并打开吸附塔一的出口阀门,将吸附塔一内的残留聚甲氧基二甲醚和水排入储液罐中,用氮气对吸附塔内的床层进行吹扫,回收吸附塔床层死空间内原料液,同时通过泵一将待脱水的聚甲氧基二甲醚送入吸附塔二中进行脱水;
(a3)吸附塔一吹扫完聚甲氧基二甲醚和水后,通过加热系统对吸附塔一进行加热,使吸附剂在高温、真空环境下完成再生;
(a4)同理,吸附塔二完成吸附后,通过氮气将吸附塔二内残留的聚甲氧基二甲醚和水的原料液排入储液罐中准备吸附剂再生,同时吸附塔一开始脱水;
(a5)吸附塔二吹扫完聚甲氧基二甲醚和水后,通过加热系统对吸附塔二进行加热,使吸附剂在高温、真空环境下完成再生;
(a6)按照以上步骤循环,最终完成聚甲氧基二甲醚的脱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含水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常温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一和吸附塔二的吸附时间为均6~20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含水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常温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的再生时间为1~6小时,再生时的温度为150~300℃,真空度为-0.08~-0.06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红升新能源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天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红升新能源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天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58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