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鳄鱼皮清洁制革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5711.1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0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强涛涛;高鑫;高翔;张健康;王学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4C1/00 | 分类号: | C14C1/00;C14C1/04;C14C1/06;C14C1/08;C14C3/06;C14C3/28;C14C3/30;C14C9/02;C14C11/00;C14B1/00;C14B1/02;C14B1/60;C14B1/62;D06L3/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黄秦芳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鳄鱼皮 清洁 制革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皮革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鳄鱼皮清洁制革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盐腌法是原料皮防腐最常用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储存期长及保存质量好等优点,是目前各个国家原料皮保藏和防腐最为流行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食盐(生鲜皮重的30%~40%),带来了大量的盐污染(占制革厂盐污染总量的70%),废水中的总溶解固体量较高。近年来,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各国政府对污水排放制定了愈来愈严格的标准,盐腌法因其盐污染而因其人们的重视。因此使用清洁化的原料皮保藏防腐技术,减少盐污染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对于实现制革业的清洁化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制革准备工段包括浸水、脱脂、浸灰、脱灰、软化、浸酸等工序,是传统制革工业污染物和废弃物的主要来源,准备工段产生的BOD站整个生产过程BOD的88%,COD为73%,制革准备工段的清洁化生产更是重中之重,也是目前科研人员的研究重点。因此对传统的准备工段工艺进行改进,减少工艺中各种化工材料的排放,实现少排或不排,对于制革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铬鞣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鞣制方法,它操作简单、易于控制、成革耐湿热稳定性好、柔软丰满。经过多年的发展,现代制革工业已经形成以铬鞣法为基础的一整套完善的制革工艺体系。但是,常规铬鞣铬的利用率仅为65%~75%,大量的铬未被吸收而被直接排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浪费。随着人类日益呼吁环境保护和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工作越来越被重视。鞣制过程中的清洁化生产是整个制革工艺中清洁化生产的关键部分。
在皮革染色中,红色、黑色、棕色等深色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在染深色革的时候需要大量的染料甚至需要多次套染,方可获得需要的色泽,大量染料的使用导致普通的酸固色已经无法达到要求,废液中剩余的染料仍然很多。同时,皮革加工过程中,加脂剂是用量很大的材料,加脂过程中,加脂剂不能全部吸收,大量的存在于废液中,会造成废水中COD、BOD的升高。制革整饰工段的清洁化生产是有效降低制革废液中色度的手段,也是势在必行的,对于制革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鳄鱼皮清洁制革加工方法,解决现有制革技术中氯离子污染严重、废液中硫化物严重超标、染色废水色度高以及鳄鱼皮制革厚度难以调节等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鳄鱼皮清洁制革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工序:
鲜皮浸盐水→滚盐→保藏、运输→分级、组批→捆扎→称重→预浸水→浸水→去肉→脱脂、预浸灰→浸灰→刷鳞→脱灰→第一次联合漂白→软化→第二次联合漂白→软化甲骨→浸酸、软化→鞣制→磨革→脱脂、漂洗→中和、复鞣、染色、加脂→钉板干燥→铲皮→涂饰;
各工序中化工材料的用量以鳄鱼皮质量为基准;
所述工序中:
鲜皮浸盐水工序:将鲜皮浸泡于加有脱脂剂1%~3%、杀菌剂0.3%~0.5%、硼酸1%~2%的饱和食盐水中6~12h,冲洗干净血渍、粪便后控水;
滚盐工序:控水后用5%~10%的细食盐在转鼓中进行滚盐处理,转速1~3r/min,时间0.5h~2h,然后采用三次折叠法打包成接近正方形,堆垛高度40cm~60cm;腹部和背部分开折叠打包;
保藏、运输工序:堆垛完成后对裸漏部位重新撒盐,封袋装箱后进行低温保存或者冷冻保存,每10~30天进行换盐;
分级、组批工序:将鳄鱼皮分为两个级别:一级皮要求皮张形状完好,具有标准皮型,防腐良好,粒面无不可修正划伤、皮肤病,腹中部无刀洞,允许腹尾部或腿部有一处刀伤或刀洞,背部皮要求颅顶部无击打伤、无骨片裸露,鳄翅完整;一级皮外其他皮张划分为二级皮;
按照腹部宽度,分为大皮、中皮和小皮,宽度测量按照两侧边腹部从上往下数第三个骨峰之间的距离进行,腹部宽度大于45cm为大皮,宽度在35~45cm为中皮,宽度小于35cm为小皮;
捆扎工序:挑选宽度相当的两张皮,粒面对粒面叠放,沿皮边缘用皮革打孔器打孔,用塑料扎带将两张皮捆绑,相邻捆绑位置距离为20~30cm;捆扎完成后每两张皮装入一条网状编织袋中,进行后续制革工序;
称重工序:捆扎完成后入鼓前对此批次皮进行称重,计算后续工序化学材料用量;
预浸水工序:液比为50%~100%, 常温,脱脂剂用量为0.5%~2%,转停结合1~2h,排液后收集废液,每次循环利用时补加皮重10%~20%的水,循环利用次数为3~5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57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