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厨余堆肥处理机及其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5358.7 | 申请日: | 2015-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1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春 |
主分类号: | C05F9/04 | 分类号: | C05F9/04;C05F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朝阳区安立***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堆肥 处理机 及其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厨余垃圾进行堆肥处理的处理机,适用于单位食堂、饭店、学校食堂等稳定生产大量厨余垃圾的场所。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程度的越来越高,垃圾处理成为制约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中国城市而言,由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问题,厨余垃圾产生较多、成分较杂,再加上国内垃圾分类推行困难,厨余垃圾很难得到及时清理,厨余垃圾混杂在其他生活垃圾中,时间稍长即令整个垃圾桶、垃圾回收车甚至垃圾场产生严重的异味问题,而且垃圾的后期分类处理的难度也因此急剧加大,是中国垃圾处理的最大问题。
其中,单位食堂、饭店、学校食堂等场所,每天生产大量厨余垃圾,需要存储、定时清理、运输等环节进行专门处理,费时费力,还影响后厨环境,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厨余堆肥处理机及其处理方法,可将厨余垃圾在源头位置予以及时处理,避免后续的仓储、运输、分类、分离以及处理等环节产生的麻烦出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厨余堆肥处理机,其特征在于:设有料斗、破碎机、螺旋输送机、发酵罐、以及油水分离罐,其中:
所述料斗下方设有所述破碎机,所述破碎机内设有破碎刀具;
所述螺旋输送机位于所述破碎机下游,用输送管斜向上地连接所述发酵罐;
所述螺旋输送机下方用管道连接所述油水分离罐。
所述的厨余堆肥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呈水平设置,沿水平向设有转轴,该转轴上设有多个搅拌叶片,该转轴还连接驱动电机;在所述发酵罐中安装有发热装置。
所述的厨余堆肥处理机中:所述发热装置是安装在发酵罐的端部的发热棒。
所述的厨余堆肥处理机中:所述发酵罐还连接有空气除臭器。
所述的厨余堆肥处理机中: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输送管上还设有夹层,所述夹层的内侧壁上设有筛孔,所述夹层连通至所述螺旋输送机下方的所述管道。
所述的厨余堆肥处理机中:还包括油脂分解除臭装置,其与所述油水分离罐相连。
所述的厨余堆肥处理机中:在所述发酵罐上还设有出料窗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一种厨余堆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厨余垃圾由料斗进入破碎机,所述破碎机内设有破碎刀具,将所述厨余垃圾切碎并混合均匀;
(2)在所述破碎机下游设有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用输送管斜向上地连接所述发酵罐,用于将破碎机内的固态物料输送至发酵罐内;
(3)所述发酵罐呈水平设置,沿水平向设有转轴,该转轴上设有多个搅拌叶片,该转轴还连接驱动电机,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所述转轴带动搅拌叶片旋转,将进入发酵罐的固态物料混合均匀,然后,在发酵罐中设置的发热装置辅助之下,使固态物料开始发酵;
(4)所述螺旋输送机下方还用管道连接所述油水分离罐,使厨余垃圾中携带的液态物料被油水分离罐收集起来;
(5)在所述油水分离罐内设有格栅,使得液态物料中掺杂的固态物料被格栅过滤掉,经过过滤的液态物料在重力作用下产生油水分离,其中的油层由于比重较轻,浮在水层的上方。
所述的厨余堆肥处理方法中:所述油水分离罐还连接有油脂分解除臭装置,其产生的离子氧经曝气管路与油水分离罐内的油层接触,将油脂原有分子键打破,形成亲水性物质,然后随水排出。
所述的厨余堆肥处理方法中: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输送管上还设有夹层,所述夹层的内侧壁上设有筛孔,使得固态物料中掺杂的液态物料在螺杆的推挤下经由筛孔与夹层回流到螺旋输送机下方,并通过所述管道进入油水分离罐。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能够全自动地实现大量厨余垃圾的自动堆肥处理,省时省工;
2、本发明功耗低、无臭气、臭水排放,无污染;
3、使用本发明,能够将厨余垃圾在源头位置予以消除,避免厨余垃圾混合到生活垃圾中,解决垃圾存储、运输以及分类过程中的种种麻烦,降低社会垃圾处理成本,保护社会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厨余堆肥处理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输送管的放大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春,未经李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53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防治多种虫害的微生物肥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砖瓦坯胎增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