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4‑乙酰泽泻醇F的新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64842.8 | 申请日: | 2015-0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6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 发明(设计)人: | 潘桂湘;王晓明;朱彦;曾青青;刘二伟;李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1/704 | 分类号: | A61K31/704;A61P35/00;A61K31/58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7 | 代理人: | 李蕊 |
| 地址: | 300193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24 乙酰 泽泻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原萜烷型四环三萜类化合物的新用途,尤其是24-乙酰泽泻醇F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化疗是肿瘤治疗的一种主要手段,但经常不可避免地出现肿瘤细胞耐药的现象,这是肿瘤化疗的主要障碍,也是化疗效果不佳甚至失败的主要原因。
临床上许多化疗药物初次治疗肿瘤,通常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用药一段时间后会复发,且复发后的治疗效果较差,其原因主要是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了耐药性。据估计,癌症死亡病例中有90%以上存在着耐药现象。因此对肿瘤耐药性的研究与治疗方法的研究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导致肿瘤细胞耐药的因素有多种。其中肿瘤细胞表达的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TP binding cassette(ABC)transporters],如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ultidrug resistant associated protein 1,MRP1)和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 BCRP,也被称为MXR或ABCG2),是目前公认的导致肿瘤多药耐药的几个主要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均为跨膜蛋白质,具有“药泵”的作用,可将进入肿瘤细胞内的药物排出细胞外,使细胞内的药物浓度降低,从而避免肿瘤细胞受到抗肿瘤药的攻击。(Gottesman MM,Fojo T&Bates SE.Nature Review/cancer.2:48-58,2002)。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癌药如阿霉素、丝裂霉素、表阿霉素、柔红霉素、长春新碱、高三尖杉酯、米托蒽醌等,均是P-gp、或MRP1或BCRP的底物,所以都逃脱不了肿瘤耐药的命运。当肿瘤细胞耐药后,细胞内的P-gp、或MRP1或BCRP将会高度表达,进而产生多药耐药性(multi resistance,MDR),即肿瘤细胞不仅仅对单一抗癌药产生耐药,而且会对多种抗癌药产生耐药,这无形中又增加了肿瘤治疗的难度。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目前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肿瘤。临床治疗乳腺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乳腺癌的多药耐药性(MDR)。要使高表达P-gp、或MRP1或BCRP的乳腺癌细胞重新获得对抗癌药的敏感性,一种治疗手段是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通过MDR逆转剂和抗癌药的联合使用,抑制细胞外排蛋白的作用,进而增强化疗药物对乳腺癌细胞的敏感性,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因此找到高效,安全的MDR逆转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泽泻有明显的利尿、抑制肾结石形成、降血压、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脂肪肝、抗肾炎活性和调节免疫等作用。其中所含的三萜类化合物(泽泻醇)为其降血脂的活性部位,故质量评价一般均采用三萜类化合物作为其指标性成分(易醒,黄丹菲,肖小年,等.泽泻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时珍国医国药,2007,18(2):331-333)。24-乙酰泽泻醇F是从泽泻中提取出来的一个原萜烷型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其药理活性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24-乙酰泽泻醇F的新用途,所述24-乙酰泽泻醇F能增加阿霉素在MCF-7/ADR细胞(人乳腺癌-耐阿霉素细胞)内的累积量,促进阿霉素入核,进而显著促进MCF-7/ADR细胞的早期凋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24-乙酰泽泻醇F在制备抗肿瘤药物方面的应用。
优选的,24-乙酰泽泻醇F的应用,所述肿瘤为人乳腺癌。
上述24-乙酰泽泻醇F的结构式如下(Ⅰ)所示,
实现上述用途的药物组合物,由24-乙酰泽泻醇F和阿霉素组成,所述24-乙酰泽泻醇F和阿霉素的摩尔浓度比为0.5-2:1。
优选的,上述药物组合物,所述24-乙酰泽泻醇F和阿霉素的摩尔浓度比为1:1。
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分别称取24-乙酰泽泻醇F和阿霉素,备用;
(2)加DMSO(二甲基亚砜)溶剂使24-乙酰泽泻醇F溶解,得24-乙酰泽泻醇F母液;
(3)加超纯水溶解阿霉素,得阿霉素母液;
(4)取RPMI1640基培,逐级稀释24-乙酰泽泻醇F母液,得摩尔浓度为5、10、20μM的24-乙酰泽泻醇F溶液;
(5)取RPMI1640基培,逐级稀释阿霉素母液,得摩尔浓度为10μM的阿霉素溶液;
(6)按组方摩尔浓度比取24-乙酰泽泻醇F溶液和阿霉素溶液,混匀,即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未经天津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48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培育牛黄的方法
- 下一篇:喜树碱在制备抗溶裂期EB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