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轨道释放拉紧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4059.1 | 申请日: | 2015-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1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冀恩润;张德歧;高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诺安舟应急缓降机械装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8 | 分类号: | B66B11/08;B66B9/00;B66B5/04;B66D1/58;B66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徐宁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释放 拉紧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空缓降方法及系统,特别是关于一种软轨道释放拉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高空缓降系统装置的软轨道释放时,需要操作人员手动释放手轮,同时要求操作人员手动控制其下落速度。软轨道拉紧时,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反向转动手轮,并固定手轮用来拉紧软轨道。需要操作人员在设备的安装地点(一般为楼顶)对系统装置进行操作,操作过程要求操作人员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且操作过程繁琐、花费时间较长。作为救援类设备必备装置,其处理方法及系统应该满足简单、便捷、快速、安全的使用要求;但是现行的软轨道使用方法和系统装置不能满足救援类设备特点和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手动控制释放且在地面进行拉紧操作的软轨道释放拉紧方法及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软轨道释放拉紧方法,其包括以下内容:1)间隔设置一对软轨道释放拉紧系统,每一系统均包括释放装置、滑轮、一绕过所述滑轮连接释放装置的第一钢丝绳和一直接/间接连接该钢丝绳重物端的拉紧装置,以及拉紧装置中连接地面锚点的第二钢丝绳;2)电动和手动控制释放装置的制动装置解锁,当有电控信号供电时,自动启动释放装置的制动装置解锁;当处无电控信号状态时,通过手动解锁装置,启动释放装置的制动装置解锁;3)拉紧装置与释放装置的第一钢丝绳直接连接时,在拉紧装置重力作用下,带动释放装置的第一钢丝绳自动释放;同时通过一设置在释放装置中的限速机构,控制释放装置的第一钢丝绳的释放速度;4)待释放装置操作完成软轨道完全释放后,手动驱动拉紧装置与地面锚点之间的第二钢丝绳,在地面对拉紧装置进行拉紧操作;同时通过一设置在拉紧装置内的限力装置,控制两连接成一体的钢丝绳所受外力在一定的范围内,且防止拉紧装置与地面锚点之间的第二钢丝绳泄力松弛;5)在保证两侧软轨道释放拉紧系统的钢丝绳处于拉紧状态的情况下,穿设在两侧软轨道中间的轿厢或其它重物类缓降装置启动运行。
实现上述方法的软轨道释放拉紧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释放装置、一滑轮、一绕过所述滑轮连接释放装置的第一钢丝绳和一直接/间接连接该钢丝绳重物端的拉 紧装置,以及拉紧装置中连接地面锚点的第二钢丝绳;所述释放装置包括一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两侧通过轴承共同连接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一手轮;所述转动轴的中部固定连接一绳轮盘;所述支撑架内一侧设置一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离心盘,所述离心盘的周向间隔滑动设置多个柱销,所述离心盘周向有间隙地设置一固定在支撑架上的摩擦圈;所述支撑架内的另一侧设置一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上方连接一解锁把手;所述拉紧装置包括两固定板,两所述固定板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若干连轴连接成一框架,所述框架内设置一转轴,所述转轴固定连接一扭力限制器,所述扭力限制器的周向有间隙地设置一中部具有一凸缘的绳轮盘,所述凸缘通过所述扭力限制器的两摩擦片紧固;一侧所述固定板外侧的绳轮盘伸出端上固定连接一防退棘轮,与其对应的一防退棘爪连接在所述支撑架的一连轴端部;所述拉紧装置的另一侧固定板外侧的转轴上通过螺纹连接一截面呈L形的制动器座,所述制动器座的水平段套设有两摩擦环,两所述摩擦环之间设置一制动棘轮,两所述摩擦环外侧设置一通过螺纹连接转轴的制动套,所述制动套外径通过螺纹连接一把手,所述制动套内径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制动棘轮对应,在所述固定板上通过一棘爪轴转动连接一制动棘爪,所述制动棘爪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一扭簧。
所述支撑架的底板上设置一感应器,与其对应所述绳轮盘上设置一传感器。
所述释放装置的所述离心盘一侧的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转动轴之间设置一隔套;所述解锁把手一侧呈一平面,另一侧呈凸轮状,所述解锁把手与固定在支撑架上的一挡块贴合。
所述释放装置中的制动装置采用手自一体的制动器或电磁锁销装置实现电动控制和手动控制。
所述拉紧装置的一框架的连轴中部设置一扶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诺安舟应急缓降机械装置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诺安舟应急缓降机械装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40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砂轮托架
- 下一篇:多驱动轨道自行升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