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电火花表面强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3306.6 | 申请日: | 2015-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1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达;张敏敏;肖长源;王元良;曾明华;张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1/09 | 分类号: | C21D1/09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7 | 代理人: | 王睿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电火花 表面 强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处理设备,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借助太阳能的电火花表面强化设备,其相比于传统的电火花表面强化设备不仅能够节能减排,而且使用也更为方便灵活。
背景技术
电火花表面强化设备是一种主要用于旧件修复的表面处理设备。传统的电火花表面强化设备在使用时须与外部的供电网络连接,不仅要消耗电能,同时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尤其难以在野外等无供电条件的区域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节能减排、使用方便灵活的太阳能电火花表面强化装置。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火花表面强化装置包括可移动车体,所述车体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下方的行走机构,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太阳能发电系统和电火花表面强化系统,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模块和与太阳能电池模块连接的电能控制及存储模块,所述电火花表面强化系统包括电路模块和与电路模块连接的电极机械夹持机构,所述电能控制及存储模块的电输出端与电路模块的电输入端连接。
使用太阳能发电系统作为电火花表面强化系统的电源,起到了节能减排的作用,并有效的解决了再无电或者少电的地区长时间使用的问题。电火花表面强化系统与电火花表面强化系统集成在可移动车体上的一体化设计,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人力的消耗,太阳能电火花表面强化装置使用更方便快捷,提高了效率,扩大其使用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火花表面强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太阳能电火花表面强化装置中塔形外罩张开时的示意图。
图4为图1~3中所示太阳能电火花表面强化装置中电极机械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太阳能电火花表面强化装置包括可移动车体100,所述车体100包括底座110和位于底座下方的行走机构120,所述底座110上安装有太阳能发电系统200和电火花表面强化系统300,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200包括太阳能电池模块210和与太阳能电池模块210连接的电能控制及存储模块220,所述电火花表面强化系统300包括电路模块310和电路模块310连接的电极机械夹持机构320,所述电能控制及存储模块220的电输出端与电路模块310的电输入端连接。其中,为了方便操作,上述的电极机械夹持机构320可以为一个与电路模块310通过连接线330连接的手持活动式电极机械夹持机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还进一步的将电极机械夹持机构320改进为电极机械夹持机构320包括夹持部321以及用于带动夹持部321所夹持的电火花表面强化用电极322绕该电极322的中心轴线进行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323的结构。以往的电火花表面强化设备的电极机械夹持机构不能实现其所夹持的电火花表面强化用电极322绕该电极322的中心轴线进行旋转的功能,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电极322与工件进行接触的部位逐渐被高温熔化为极不规则的形状,导致工件表面形成的强化层的厚度不均匀。通过上述改进,夹持部321上所夹持的电火花表面强化用电极322能够在旋转驱动机构323的驱动下绕该电极322的中心轴线进行旋转,这样,使用过程中电极322与工件进行接触的部位即使高温熔化后也保持为一个相对规则的旋转体,提高工件表面形成的强化层厚度均匀性。
更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电极机械夹持机构320的夹持部321上方设置有一个旋转驱动电机,作为夹持部321的夹头安置在该旋转驱动电机的转轴上,所述电机外壳的侧部设有把手324以方便操作者用手部持握,连接线330可以从把手324的外端伸入把手324内部并与把手324内部的电连接端子相连。操作时先将电极322的一端插入夹持部321并通过夹持部321进行夹持,工作时通过旋转驱动电机驱动夹持部321即可进一步带动电极322进行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33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火炉用炉盖起升装置
- 下一篇:带倾注嘴的炼钢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