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蘑菇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063030.1 申请日: 2015-02-08
公开(公告)号: CN104609985B 公开(公告)日: 2017-06-20
发明(设计)人: 赖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 中山市绿和食用菌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5G3/00 分类号: C05G3/00;C05F17/00
代理公司: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6 代理人: 邹常友
地址: 528400 广东省***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蘑菇 栽培 基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基质,尤其是涉及一种蘑菇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在全世界食用最多的食用蘑菇,学名为双孢蘑菇,通称为蘑菇。蘑菇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蘑菇含有多种维生素,很多蘑菇中都含有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变为维生素A,因此蘑菇还有“维生素A宝库”之称。蘑菇里的营养有助心脏健康,并能提高免疫力。蘑菇具有除了酸甜苦辣咸之外的第六种味道——鲜味。当它们与别的食物一起混合烹饪时,风味极佳,是很好的“美味补给”。现有的各种蘑菇培养基质主要成分为棉籽壳、玉米芯、稻草、木屑等基质,虽然能获得相对满意的产量,但栽培周期较长,成本较高,栽培时间相对较长,营养不平衡,养分的利用率低的技术难题,产出的蘑菇品相仍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蘑菇栽培基质成本较高,养分的利用率低,栽培周期长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配方科学合理,成本低,营养平衡,能提高蘑菇产量的蘑菇栽培基质。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蘑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步骤简单,可操作性强,各组分混合均匀性好,适合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蘑菇栽培基质,所述蘑菇栽培基质主要由主料和辅料混合而成,主料占基质总重量的25-60%,主料为桑枝条、大豆壳、构树木屑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辅料包括如下以质量分数计的组分:菜籽饼6-8%,碳酸钙1-3%,发酵蚕粪1~3%,硫酸镁0.2~0.3%,硫酸铵0.5~0.7%,腐植酸钠0.05~0.1%,维生素B2 1.5× 10-4 ~1.7×10-4%,维生素B1 3× 10-4 ~5×10-4%,三十烷醇0.5× 10-4 ~0.7×10-4%,余量为大叶枸草粉。

本发明根据蘑菇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栽培基质的营养选择性,再根据蘑菇生长对栽培基质中的养分需求,优化了栽培基质,本发明摒弃了传统的、含量与成本高的麸皮作为有机氮源,以主料、菜籽饼、大叶枸草粉和发酵蚕粪组成的混合有机氮源取而代之。采用桑枝条、大豆壳、构树木屑取代了传统的用量较大的木屑,一方面是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增大基质的透气性。采用粒度相对较大的大叶枸草粉,基质间间隙更大,透气性好,且可减少麦麸的使用量,有利于降低成本。大叶枸草粉如果采用挤出机制成粒径≤4mm的颗粒状效果更佳。另外,本发明的栽培基质中还添加了无机氮源硫酸铵,无机氮源硫酸铵不仅有利于菇体的定植和萌发,提高菇体的生长速度,还能与有机氮源协同增效,保证栽培基质中氮元素平衡供给可,可以适当减少有机氮源的含量,进一步降低成本;本发明在栽培基质中加入硫酸镁,能促进蘑菇子实体生长发育,提高子实体产量,而且能提高子实体质量,使得蘑菇个体更为均匀,硫酸锰的加入量以2~3g/Kg为宜。本发明在栽培基质中加入维生素B2和维生素B1以提高蘑菇的产量;三十烷醇能增强蘑菇的生物转换率,具有增产的作用;腐植酸钠可改变栽培基质的结构,并能提高对氮元素的利用率,另外还具有保水保肥的作用,在栽培基质中加入腐植酸钠对蘑菇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本发明的栽培基质配方科学合理,成本低,营养平衡,能提高蘑菇产量。栽培试验证明,桑枝条、大豆壳、构树木屑的组合能明显提高蘑菇总糖和蛋白质含量,且在其余指标上与木屑、稻草、棉籽壳的效果相仿。

大叶枸属阔叶木本植物,是近年来经品种选育、引种在本地草山草坡及闲杂地上的新型饲草,产量高,其叶片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达20%以上。有研究发现,大叶枸与苜蓿草粉和豆粕相比,粗蛋白含量:豆粕>大叶枸叶>苜蓿草粉,而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则相反,铁、锰、锌、钴、碘等矿物元素含量,大叶枸高于苜蓿草粉与豆粕,多数氨基酸含量较苜蓿草粉高,是一种绿色、高效的饲料来源。目前大叶枸多用于饲料领域,本发明经长期研究,发现在菌菇类的培养基中添加适量比例的大叶枸,有利于菌菇子实体的快速生长,相对的缩短了其栽培周期,同时,培养得到的菌菇子实体中矿物元素含量较高,此外还含有少量的黄酮类物质。这可能是由于大叶枸营养全面均衡,在茎秆和叶片内富含纯天然黄酮类生理活性物质,菇体生长时吸收了基质中的各种营养物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绿和食用菌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绿和食用菌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30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