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通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61831.4 | 申请日: | 2015-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6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 发明(设计)人: | 川田雄也;野本大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4B1/3822 | 分类号: | H04B1/3822;H04B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刘灿强;王颖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通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在汽车等车辆的车辆用通信装置,特别是涉及适于紧急通信的用途的通信装置的技术领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41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72334号公报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所谓的车载通信系统,已知有车辆和外部系统介由基站进行各种通信的技术。
在车载通信系统中,设想将与车辆有关的信息、道路交通信息等提供到车辆侧,或进行紧急通信。
在此,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利用车辆所具备的无线通信装置与车辆外部进行信息通信的车辆的信息通信系统。
在上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为了在车辆中利用无线电子钥匙对门锁进行上锁/开锁,作为天线而设置有车外用天线和车内用天线。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通过上述的车载通信系统,在车辆遭遇到碰撞等事故的情况下能够进行紧急通信对人身的安全确保、救护等有很大益处,因此,当然必须确保紧急情况的通信。
然而,产生碰撞事故等的情况下,设置在车辆的天线和/或对天线的布线受损的可能性高,由此容易设想到成为不能通信的局面。
另一方面,设想天线受损,用于备用而在车辆上过度地设置多个天线,从配置设计、车辆设计、成本等方面受到的制约较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利用尽可能少的天线,能够尽量确保紧急情况下的通信。
第一发明,本发明的车辆用通信装置,采用从基站向车辆侧利用相同频带的多个通道进行无线数据传送,因此在车辆侧使用多个天线进行接收,而从车辆侧向基站的无线数据传送中使用车辆侧的一个天线的通信方式,包含:第一收发信号天线,配置于车辆的车室外的顶板后方位置,且通常状态下用于根据上述通信方式的信号接收和信号发送;第二收发信号天线,为了实现上述通信方式,配置于车辆的车室内前方位置,在通常状态用于根据上述通信方式的信号接收;控制部,检测紧急状态,且检测到上述第一收发信号天线不能发送信号的情况下,使用上述第二收发信号天线进行紧急数据的发送的执行控制。
在进行上述通信方式的情况下,一个收发信号天线和一个接收专用天线合计两个天线为需要的最低限度,本发明的构成中,至少设置第一收发信号天线和第二收发信号天线。此处,第一收发信号天线和第二收发信号天线在车室外的车辆后方和车室内的车辆前方分开配置,从而在产生车辆事故时减少两者都受损的危险性。另外,将第一收发信号天线设置在车室外的顶板上,考虑到用于无线数据通信的电波环境时,作为天线配置位置是优选的。
第二发明,在上述的本发明的车辆用通信装置中,上述第一收发信号天线优选配置在顶板上部后方的车辆宽度方向上大致中央的位置。
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的位置是不易受到碰撞影响的位置。
第三发明,在上述的本发明的车辆用通信装置中,上述第二收发信号天线优选配置在车室内前方位置中仪表盘内的空间。
仪表盘内的空间(仪表板的里侧的空间)不仅不易受到后方碰撞的影响,而且根据车种,也经得住前方碰撞。而且,是乘员通常不会触及的空间。
第四发明,在上述的本发明的车辆用通信装置中,优选的是,上述控制部检测车辆的碰撞作为上述紧急状态的检测。
碰撞时车室外的第一收发信号天线受损的可能性高。这种情况下,优选利用第二收发信号天线进行紧急通信。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至少利用第一收发信号天线,第二收发信号天线,在不过度配置多个天线的情况下,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尽量确保可通信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采用的通信方式的说明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通信装置的框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天线和单元的配置状态的说明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天线切换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实施方式的碰撞时的状况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车辆,
2…主天线,
3…副天线,
4…GPS天线,
5…DCM,
6L、6R…扬声器,
7…用户应对控制台,
8…安全气囊ECU,
21…控制部,
22…网络通信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5,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方式涉及搭载在作为汽车的车辆上的对应于车载通信系统的车辆用通信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18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适应卫星信道动态接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止环路振荡的控制装置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