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织物低活浴比染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1783.9 | 申请日: | 2015-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1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宋金栋;邹树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富润达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96 | 分类号: | D06P1/96;D06P1/38;D06P1/62;D06P5/08;D06P5/04;D06P3/66;D06M16/00;D06M13/224;D06M13/152;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张世功 |
地址: | 266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织物 低活浴 染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针织物在溢流染色系统装置中以最低的开机水位进行溢流染色的新工艺,特别是一种针织物低活浴比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纺织品的印染行业是高能耗、高耗水和高污染的行业之一,据资料统计,我国每万米布的耗煤量在3吨左右,耗电在450KW/时,耗水300-400吨,能耗为国际先进水平的3-5倍,用水量为2-3倍,印染行业用水占全部纺织行业用水量80%,其造成的水污染尤为严重;因此,发展具有环保、节能和降耗的染整工艺是近年纺织印染助剂行业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国家政策所鼓励的重要领域。在现有技术中的针织物常规染色工艺以浸染为主,多采用活性染料溢流机染色工艺,而这种活性染料溢流染色工艺实现工业化染色时需用大量的盐(元明粉和食盐),其固色也需用大量的纯碱,如染黑色、藏青色等深色品种,元明粉用到90%-100%,纯碱用到20%-25%,盐、碱耗用量巨大,若全年20%的量为深色品种,一年按200万吨产量算,盐耗用200万吨,纯碱耗用500万吨,若加上其他80%浅色品种,总耗用盐、碱量惊人,而且在染毕时耗用大量水冲洗,吨耗水比为1:10-12,活性染料的上染率只有70%-90%,污水量大,色度高,加大了污水处理的难度和费用。所以,为了提高染色效率,降低成本而寻求一种低活浴比的染色工艺很有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解决针织物在染色中的环保和节能降耗问题,寻求设计一种针织物低活浴比染色方法,用于纺织领域中的针织物溢流染色。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在所改进的低活浴比染色系统装置中完成,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针织物前处理:先将针织物浸入盛有最低染色水位的前处理液的染色缸中,控温60-80℃进行氧漂前处理20-30min;其中最低染色水位为前处理液浸过针织物3-10cm;
(2)染色:再将前处理后的针织物重新浸入盛有最低染色水位染液的染色缸中,在60-80℃的温度下染色30-60min;所述染液的PH值为11-12,最低染色水位是染液浸过针织物3-10cm;
(3)针织物后处理:将染色缸中的温度按1℃/分钟的降速降至50℃-60℃,放出染液,再向染色缸中按1:1的重量比加入浓度为1g/升的醋酸水溶液和每升含1g皂洗剂的皂洗剂水溶液,使染色后的针织物浸入含醋酸的皂洗剂水溶液中,对针织物皂洗20-30min,实现针织物的后处理;
(4)整理:在染色缸中对针织物完成常规的后处理后将针织物捞出染色缸,经过常规的脱水、湿扩幅、烘干和定型整理工艺,完成针织物低活浴比染色。
本发明所述的前处理液为每升分别包含0.5-1.0g去油纱剂和1.0-2.0g煮练一浴酶的混合水溶液;去油纱剂为脂肪酸脂和芳香醇的混合物;煮练一浴酶为退浆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所述的染液是每升分别包含30-50g活性染料、30-40g Na2SO4和10-20g食用级纯碱的混合水溶液;所述的皂洗剂为常规的防玷污SN聚丙烯酸类高分子化合物皂洗剂;所述的针织物为各类纯棉质针织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改善了传统针织物溢流染色耗水量大、染化料助剂使用量大、染色时间长、能源消耗大、废水排放量大的弊端;染色废水的排放减少30%以上,解决了传统针织物染色工艺高污染等问题;其整体工艺简单,设计原理科学,使用操作安全可靠,节能减排效果好,染色环境友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低活浴比染色系统装置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本实施例在图1所示的溢流式超低活浴比染色系统装置中完成,其具体的染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富润达纺织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富润达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17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