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构存储的容灾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1675.1 | 申请日: | 2015-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9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周鸣乐;冯正乾;刘波;李刚;李敏;李旺;王玮;杨晓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11/14 | 分类号: | G06F11/14;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014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存储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构存储的容灾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9.11”事件、日本神户大地震、东南亚海啸及“5.12汶川大地震”等各类灾害对企业业务破坏和造成损失的认识的加深,对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因此,对信息系统和数据进行必要的异地灾备,以预防重大各类灾害,成为依赖信息系统运行其业务的各行业所必需采取的安全手段之一。
但目前的灾备市场,在大的存储环境中,不仅不同的存储设备提供商基于自身利益,产品设计架构的不同,异构存储的兼容问题突出,而且即使是同一家厂商的产品,也存在着复杂的管理问题。特别的是,存储技术和产品发展很快,而信息的生命周期又很长,这更加恶化了环境的复杂性。不同存储厂商的异构存储及软件,相互之间无法实现远程容灾,使得灾备服务提供商往往只能提供与自己采购存储设备相匹配的单一技术解决方案,这极大限制了灾备行业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很多存储资源的浪费以及过多的重复投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异构存储的容灾系统及方法,本系统能够实现异构存储的远程容灾,解决异构存储的兼容问题,满足可恢复性、可靠性和实时性指标要求,且造价相对低廉,安全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异构存储的容灾系统,包括用户端和异地灾备中心,其中,用户端包括备份服务器、生产存储模块和备份存储模块,备份服务器连接生产存储模块与备份存储模块,生产存储模块连接备份存储模块;异地灾备中心包括异地灾备中心存储模块,异地灾备中心存储模块与用户端备份存储模块连接,且所述备份存储模块与异地灾备中心存储模块兼容。
所述备份服务器,用于管理生产存储及备份存储模块。
所述异地灾备中心存储模块通过专线或以太网与备份存储模块连接。
所述异地灾备中心存储模块,用于备份用户端的数据,为存储阵列。
所述备份存储模块,用于实现与异地灾备中心的存储阵列进行同步或异步复制,与异地灾备中心存储模块品牌相同或架构相同。
一种基于上述系统的容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用户端新增一台与异地灾备中心相兼容的备份存储模块,所加备份存储模块与异地灾备中心存储模块兼容;
(2)通过备份存储模块与异地灾备中心存储模块进行容灾备份;
(3)进行存储策略选择,比如选择同步复制、异步复制,增量备份、差异备份等,实现异构存储的兼容及远程容灾。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在用户端新增一台与异地灾备中心存储模块兼容的备份存储模块,通过兼容的备份存储模块与灾备中心存储阵列实现存储复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仅新增一台低端存储的情况下,即实现了异构存储的兼容及远程容灾,相较于存储虚拟化或远程挂载等方法,运维投入和预算更低,简单易用,且新增一台低端存储相当于增加了一台近线存储,对于用户又多了一份备份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备份服务器;2、生产存储模块;3、备份存储模块;4、异地灾备中心备份存储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即在用户端新增一台与异地灾备中心存储兼容的低端存储,通过兼容的低端存储与灾备中心存储阵列实现存储复制。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端就是生产端,即要备份数据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低端存储,即具备简单、经济、易用的特点,能够长期7*24小时设备在线,满足业务随需在线和数据安全,是企业数据中心入门级专业存储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在用户端新增一台与异地灾备中心存储兼容的低端存储,即为实现与异地灾备中心的存储阵列进行同步或异步复制,在用户端需要新增一台存储,此存储阵列是与异地端存储相兼容(相同品牌或架构相同)的低端存储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异地灾备中心存储,即备份数据的一端,它将生产端的数据备份到灾备中心的存储阵列。
具体包括:
第一步,根据附图1,与备份服务器1相连接的是生产端的生产存储模块2,存储生产端的相应数据。
第二步,生产存储模块2与异地灾备中心备份存储模块4为异构存储,无法兼容,相互之间不能实现存储复制,因此无法实现远程容灾。
第三步,在生产端新增一台与异地灾备中心相兼容的备份存储模块3,存储的数据为生产存储模块存储数据的镜像。由于所加备份存储模块3与异地灾备中心备份存储模块4兼容,可以实现异地远程容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未经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16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