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废旧电缆中回收铜丝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61398.4 | 申请日: | 2015-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7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游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为县环江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5/00 | 分类号: | H01B1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38355***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电缆 回收 铜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铜再生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废旧电缆中回收铜丝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很多电缆都是采用铜丝作为导体,当电缆报废后,铜丝作为可回收资源,需要进行回收。
现行的电缆回收方案一般有三种:一是焚烧处理,该方案对环境污染严重,回收率低,而且容易改变电缆金属芯的性质;二是人工切割去皮,该方案不仅效率低,而且人力成本投入过大;三是使用完全粉碎机进行回收处理,该方案对电缆进行处理时需要将电缆金属芯和橡胶皮层完全粉碎,在粉碎过程中会产生高温使橡胶皮层胶体化,因此需要不断的注水降温,这就造成的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回收率不高。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从废旧电缆中回收铜丝的装置,该装置不仅回收率高、无污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从废旧电缆中回收铜丝的装置,包括:冷冻室、破碎室和装有液氮的容器;冷冻室的上方设有进料仓,进料仓的出料口与冷冻室的进料口连接,进料仓的出料口处设有第一控制阀;冷冻室通过管道与容器连接并由容器内的液氮进行制冷,连通冷冻室与容器的管道上设有第二控制阀;冷冻室的出料口与破碎室的进料口连接,冷冻室的出料口处设有第三控制阀;破碎室内设有用于对进入的物料进行碾轧的碾轧棍组,碾轧棍组由动力机构驱动对进入破碎室内的物料进行碾轧破碎,破碎室的出料口的下方设有振动筛。
优选地,破碎室内的碾轧棍组分为第一碾轧棍组和第二碾轧棍组,其中,第一碾轧棍组和第二碾轧棍组均分别包括两根对碾棍,第一碾轧棍组中的两根对碾棍分别设置在在冷冻室的进料口的两侧;第二碾轧棍组设置在第一碾轧棍组的下方且第二碾轧棍组垂直于第一碾轧棍组。
优选地,破碎室的出料口处设有第四控制阀。
优选地,振动筛为直线振动筛。
优选地,振动筛的产品出口和废料出口处均分别设有产品收集容器和废料收集容器。
优选地,破碎室的底部设有斜台,破碎室的出料口位于斜台的最低处。
本发明中,冷冻室通过管道与容器连接并由容器内的液氮进行制冷;冷冻室的出料口与破碎室的进料口连接;破碎室内设有用于对进入的物料进行碾轧的碾轧棍组,破碎室的出料口的下方设有振动筛;本发明通过向冷冻室内注入液氮,使冷冻室内废电缆的绝缘层低温脆化;经冷冻后的废电缆由冷冻室的出料口进入破碎室内,设置在破碎室内的碾轧棍组对进入室内的废电缆进行碾轧,经过低温脆化后的电缆绝缘层受碾轧棍组的碾轧破碎从而从铜丝上脱落;破碎后碎料和铜丝一同由破碎室的出料口排入到振动筛中,通过振动筛的振动使碎料与铜丝分离,从而达到从电缆中回收铜丝的目的。本发明在整个回收过程中不会产生的污染源,也不会造成铜丝的损耗。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从废旧电缆中回收铜丝的装置,具有回收率高、无污染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从废旧电缆中回收铜丝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从废旧电缆中回收铜丝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从废旧电缆中回收铜丝的装置,包括:冷冻室1、破碎室2和装有液氮的容器3;冷冻室1的上方设有进料仓4,进料仓4的出料口与冷冻室1的进料口连接,进料仓4的出料口处设有第一控制阀5;冷冻室1通过管道6与容器3连接并由容器3内的液氮进行制冷,连通冷冻室1与容器3的管道6上设有第二控制阀7;冷冻室1的出料口与破碎室2的进料口连接,冷冻室1的出料口处设有第三控制阀8;破碎室2内设有用于对进入的物料进行碾轧的碾轧棍组9,碾轧棍组9由动力机构驱动对进入破碎室2内的物料进行碾轧破碎,破碎室2的出料口处设有第四控制阀11,破碎室2的出料口的下方设有振动筛10;振动筛10为直线振动筛,对铜丝和绝缘碎料边进行筛分边进行传送,并且在振动筛10的产品出口和废料出口处均分别设有产品收集容器和废料收集容器,方便对对碎料和铜丝分类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为县环江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无为县环江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13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上光伏漂浮模组
- 下一篇:用于输电线路监测终端的供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