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疼痛理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1282.0 | 申请日: | 2015-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6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同海;千石哲;闫瑞曦;孙天适;田一狄;周松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医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A61H23/0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32013***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疼痛 理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疼痛理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对背部和肩部进行理疗的疼痛理疗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疼痛理疗器械一般通过红外线、核磁激励、针灸或者热压的方式进行治疗,包括按摩器以及理疗器械。一般红外线、核磁激励的方式通过复杂的控制系统进行控制,装备体积较大,占用空间较大;针灸一般通过中医药学方法进行治疗,虽不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但针灸均为一次性治疗,难以持续使用。在实际理疗过程中,采用红外线等非接触理疗方式,治疗位置的范围比较大,难以集中在一点进行治疗,与机械式的按摩相比,结构复杂,难以同时对不同部位进行按摩理疗。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种更加完善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疼痛理疗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疼痛理疗器,其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在上、下盒体上分别设置有竖向的脊柱按摩机构和肩部按摩机构,其中,所述的脊柱按摩机构设置在上、下盒体内侧的中间,所述的肩部按摩机构对称设置在脊柱按摩机构的两侧;所述的脊柱按摩机构对脊柱进行击打式按摩,所述的肩部按摩机构对肩部前后两侧进行夹持按摩;
所述的脊柱按摩机构采用双电机驱动,电机以及与电机相连接的驱动机构设置在上下盒体围成的内部空间中;所述的驱动机构与一脊柱按摩体连接,其中,所述的脊柱按摩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一排脊柱按摩端和一排支撑端,每一脊柱按摩端与每一支撑端一一对应,并且,每一脊柱按摩端的高度低于与其对应的每一支撑端的高度,两者在脊柱按摩体的中间位置的连接点处连接,一体成型,在相邻的连接点之间为连接柱;在所述的脊柱按摩端的末端连接有一水平的冲击端;
所述的肩部按摩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连杆机构和击打机构,其中,所述的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的连杆机构动作,所述的连杆机构驱动所述的击打机构对人体的肩部同时进行前后两侧的击打;
在所述的连杆机构下方还设置有导轨滑块机构,其中,导轨设置在下盒体内侧的挡板上,导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水平设置;
在所述的滑块上的连接块的外侧分别连接有一击杆,所述的击杆的末端连接所述的击打机构,所述的击打机构包括夹持块、击打块和击打组件,其中,所述的击打组件设置在夹持块的内部,击打组件的端部与击杆连接;所述的击打块设置在夹持块的前端;
所述的击打组件包括击打座,击打座的上部设置有水平贯通的击打腔,在击打腔的左端设置有第一直推件,在第一直推件的右端为一体成型连接的第一推杆;第一推杆的右端连接有第二直推件,其末端为一体成型的第二推杆。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第一推杆上设置有第一弹簧,其在非击打时,处于压缩状态;在第二推杆上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在非击打时,处于自然状态;第二弹簧一端抵靠在第二直推件的端部,另一端抵靠在击打块的端部;第二推杆与击打块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第二直推件的上端设置有一限位块,在击打腔上侧的击打座上壁设置有限位孔,限位块设置在该限位孔中,并且,限位块的顶端与击打座上侧接触;限位块在限位孔中运动,当其撞击在限位孔两侧内壁时,则停止运动。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击打腔的左端设置有一直推件安装槽,其外形与第一直推件的形状相同;所述的击打腔上侧设置有横向的开口,并且,开口端的宽度小于击打腔的宽度;在击打腔的上侧设置有弧形的上臂,在上臂之间形成所述的开口,在开口的最右端为所述的限位孔两侧的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的击杆包括与连接块连接的第一横杆、第一竖杆和第二横杆,第一竖杆连接在两根横杆之间,击杆的整体形状组成一框形,在所述滑块的带动下,能够整体水平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脊柱按摩体设置在一框体中,在框体左侧的边框上设置有一排水平孔,在相邻的水平孔之间的框体内侧为弧形壁,所述的弧形壁的弧度从上之下依次增加,相应的,所述的弧形壁的壁厚从上之下依次减小;所述的冲击端穿过所述的水平孔。
进一步地,在与所述的支撑端相对应的框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一排支撑孔,所述的支撑端在所述的支撑孔内上下滑动,用以支撑所述的冲击端;
在冲击端从水平孔的内侧向外伸出时,所述的支撑端从支撑孔的边缘 向中心移动,当支撑端与人体的脊柱接触时,所述的支撑端移动至支撑孔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上盒体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支撑板,两个对称的第一电机水平设置在第一电机支撑板上,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联轴器与第一偏心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医药学院;,未经吉林医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12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康复训练的功率自行车
- 下一篇:一种眼保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