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促进脂肪代谢的中药及制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061180.9 申请日: 2015-02-06
公开(公告)号: CN104606641A 公开(公告)日: 2015-05-13
发明(设计)人: 刘延玲 申请(专利权)人: 刘延玲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分类号: A61K36/9066;A61P1/16;A61K35/61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50000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促进 脂肪 代谢 中药 制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促进脂肪代谢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脂肪肝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1.营养失调:如高脂肪或高胆固醇饮食;蛋白质缺乏(主要是蛋氨酸、胱氨酸缺乏);糖摄入量过多,以及某种维生素缺乏等。2.内分泌代谢失常:如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妊娠、糖尿病、高碳酸血症和肥胖病等。3.感染与炎症:常见的病原菌有结核菌、链球菌及某些厌氧菌等。4.药物中毒:可见于长期大剂量使用类固醇激素、生长激素等。5.缺氧: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严重贫血等。6.某些先天性代谢疾病:如先天性痴呆综合征等。7.医源性疾病:多见于盲目要求患者进食高热量饮食等。中医无脂肪肝的病名,根据临床症状属中医“肝癖”、“胁痛”范畴。认为脂肪肝起因为过食肥甘厚味,过度肥胖或饮酒过度或感受湿热疫毒,或情志失调或久病体虚以及食积、气滞等都可引发脂肪肝,其部位在肝与肝、胆、脾、胃、肾等脏腑密切相关。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热内蕴、痰血滞而最终形成湿痰瘀阻互结,痹阻肝脏脉终而形成脂肪肝。临床表现: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多样,轻度脂肪肝多无临床症状。仅有疲乏感,而多数脂肪肝患者较胖。脂肪肝病人多于体检时偶然发现。中、重度脂肪肝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可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肝脏轻度肿大可有触痛,质地稍韧、边缘钝、表面光滑,少数病人可有脾肿大和肝掌。当肝内脂肪沉积过多时,可使肝被膜膨胀、肝韧带牵拉,而引起右上腹剧烈疼痛或压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多,误诊为急腹症而作剖腹手术。此外,脂肪肝病人也常有舌炎、口角炎、皮肤淤斑、四肢麻木、四肢感觉异常等末梢神经炎的改变。少数病人也可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衄等。重度脂肪肝患者可以有腹腔积液和下肢水肿、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钾血症等。

治疗:1.一般治疗:(1)找出病因,有的放矢采取措施。如长期大量饮酒者应戒酒。营养过剩、肥胖者应严格控制饮食,使体能恢复正常。有脂肪肝的糖尿病人应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患者应适当增加营养,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总之,去除病因才有利于治愈脂肪肝。(2)调整饮食结构,提倡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饮食。不吃或少吃动物性脂肪、甜食(包括含糖饮料)。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及高蛋白质的瘦肉、河鱼、豆制品等,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3)适当增加运动,促进体内脂肪消耗。行走、仰卧起坐或健身器械锻炼都是很有益的。(4)补硒能让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达到正常水平,对养肝护肝起到良好作用,硒麦芽粉、五味子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养肝片,具有免疫调节的保健功能,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有养肝、保肝、护肝作用。2.药物治疗。到目前为止,西药尚无防治脂肪肝的有效药物,以中药长期调理性的治疗较好。西药常选用保护肝细胞、去脂药物及抗氧化剂等,如维生素B、C、E,卵磷脂、熊去氧胆酸、水飞蓟素、肌苷、辅酶A、还原型谷胱甘肽、牛磺酸、肉毒碱乳清酸盐、肝泰乐,以及某些降脂药物等。

申请公布号 CN 102125676 A(申请号 201010520098.5)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制剂,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柴胡4份、郁金4份、虎杖3份、白芍6份、山楂3份、丹参6份、泽兰3份和桃仁3份。申请公布号 CN 102895607 A(申请号 201210458304.3)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金樱子8份、制马钱子11份、陈皮15份、柴胡6份、决明子9份、姜黄7份、绞股蓝8份、茯苓10份、牡丹皮12份、知母11份、4份、肉苁蓉5份、当归8份、何首乌7份、白芍6份。申请公布号 CN 103800807 A(申请号 201210450804.2)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配方。该配方制成有效成分原料按下述重量为:柴胡10克、川芎10克、枳实10克、香附10克、陈皮10克、厚朴10g、白芍6克、半夏6g、甘草5g、郁金10克、青皮10克、姜黄10克、决明子10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延玲,未经刘延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11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