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控机床真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61102.9 | 申请日: | 2015-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3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卢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蓝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009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机床 真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工件的数控机床真 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机械加工中,薄板的加工工艺,除黑色金属用永磁(电磁)吸盘方 法,是较成熟的装夹方案外,对于铜,铝,不锈钢等有色金属和石墨,朔料,玻璃, 陶瓷等非金属的装夹,还没有较好的方法。真空夹具(吸盘),是目前最好 的装夹方法。
近来,德国,台湾有少量的普通真空夹具(吸盘)在用。
目前外面常用的形式,存在如下情况:
1、电机处于连续工作状态,浪费能源。
2、真空夹具因加工面粗糙度的影响,有较大泄漏量,不能进行长时间 的加工,
3、由于泄漏原因,从而极易吸入冷却液或细微颗粒,造成(吸盘)真 空度下降,严重时,将损坏真空发生器。
4、在加工中,因意外,引起真空度下降,而导致工件飞出,发生安全 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用于加 工工件的高效,节能的数控机床真空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数控机床真空系统,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真空发生 器;储能器,与真空发生器相连通;至少两个过滤管路,一端分别与储能 器相连通;第一三通真空管,第一端与第一过滤管路相连通,第二端与第 二过滤管路相连通;以及真空吸盘,与第二第一三通真空管的第三端线连 接,其中,至少两个滤管路,分别具有:第一电磁阀,设置在第一过滤管 路上;第二电磁阀,设置在第一过滤管路上;第一暂存器,设置在第一过 滤管路上,与第一过滤管路相连通,存放加工时产生的冷却水;以及第一 排水阀,与第一暂存器相连通,排出第一暂存器中的冷却水,至少两个过 滤管路在加工时互相交替工作或同时工作,至少两个第一暂存器和至少两 个第一排水阀在加工时互相交替工作或同时工作。
本发明提供的数控机床真空系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过 滤管路,具有:第二三通真空管,第一端与第一过滤管路相连通,第二端 与第二过滤管路相连通,第三端与储能器相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数控机床真空系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初暂存 器,设置在第一三通真空管的第一端、第二端的连接处和第三端之间,与 第一三通真空管相连通,存放加工时产生的杂质和冷却水;以及初排水阀, 与初暂存器相连通,排出第一暂存器中的杂质和冷却水。
本发明提供的数控机床真空系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第一真空 表,设置在第一三通真空管上。
本发明提供的数控机床真空系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第二真空 表,设置在储能器外侧,与储能器相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数控机床真空系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储能器排 水阀,设置在储能器外侧,与储能器相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数控机床真空系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真空发 生器为两台,轮流交替工作。
发明作用和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数控机床真空系统,通过使用储能器能够存储真空 吸力,与同类相比,能节约能源,运用两个并联的第一过滤管路和第二过 滤管路使得整个数控机床24小时不间断工作,并且第一过滤管路和第二过 滤管路轮流交替工作进行排水,防止加工冷却水流入真空发生器中,解决 真空发生器的损坏原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实施例中的数控机床真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实及施例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数控机床真空系统作详细的 描述。
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在实施例中的数控机床真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数控机床真空系统具有:真空发生器1、储能器2、第二 三通真空管3、第一过滤管路4、第二过滤管路5、第一三通真空管6、初 暂存器7、初排水阀8、真空吸盘9、第一真空表10、第二真空表11和储 能器排水阀12。
真空发生器1将整个数控机床的管路抽成真空,使真空吸盘9产生真 空吸力,使用两个真空发生器1轮流交替工作能够保证数控机床24小时保 持真空状态。
储能器2与真空发生器1相连通,储能器2内存储真空吸力,当真空 发生器1停止工作时,也能够保持整个数控机床处于真空下,保证了真空 吸盘9的真空吸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蓝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蓝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11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剪叉机构的自动换刀装置及其模块化的设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轴状零件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