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智能会计记账系统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60413.3 | 申请日: | 2015-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9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泰然;徐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泰然 |
主分类号: | G06Q40/00 | 分类号: | G06Q40/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密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智能 会计 记账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财务会计核算领域,特别是一种人工智能会计记账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会计电算化也叫计算机会计,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的应用,具体而言,就是利用会计软件,指挥在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过程,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会计流程还没有实现完全的电算化,交易形成的原始凭证需要会计人员进行汇总,根据企业适用的会计准则,人为编制会计分录,通过会计软件的凭证录入界面人为录入到会计软件中,形成会计凭证与报表。整个过程非常繁琐、耗时,而且需要非常专业的会计人员来完成,成本高、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人工智能会计记账系统与方法,目的是为了解决现阶段会计分录需要人为编制,手动录入,手动过账,过程繁琐、耗时、成本高的问题。
一种人工智能会计记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连接的客户端与服务器端;所述的客户端包括PC机和移动终端;所述的服务器端包括用户管理模块、字符识别模块、银行收支模块、现金收支模块、数据库存储模块、长期资产核算模块、工资报销模块、存货管理模块、采购管理模块、销售管理模块,账务处理模块以及报表模块。
一种人工智能会计记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01、用户打开PC机或移动终端互联网上的系统登录页面,输入预先设定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陆操作;
202、用户管理模块核对用户输入的用户名与密码是否正确,若正确,执行步骤203;否则提示用户名与密码不匹配,返回登陆页面;
203、用户登录系后用户管理模块判断客户是否已经完成初始化信息的录入,如已完成,则显示欢迎登录页面;如未完成初始化信息的录入,则提示用户录入企业基本信息、所适用的会计准则、账套起始日期、记账本位币的设置;
204、客户选择开始本期记账;
205、页面返回以下8个选项供用户选择:银行交易管理、现金交易管理、工资与员工报销管理、长期资产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存货管理、调整与分配;用户开始录入所选择的模块;
206、账务处理模块判断是否所有8个选项均已完成,若未完成,返回步骤205,若完成,则执行步骤207;
207、账务处理模块根据本期产生的销售自动计算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将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作为借方科目,将应交税金作为贷方科目形成会计分录;账务处理模块根据本期产生的利润计算当期应交的企业所得税,将所得税费用作为借方科目,将应交税金作为贷方科目形成会计分录;账务处理模块提示用户是否将凭证过账,若为是,则执行步骤208;若为否,则数据库存储模块保存已有会计凭证,终止流程;
208、账务处理模块判断用户凭证是否已被复核,若为是,则执行步骤209;若为否,则提示用户凭证尚未复核,终止流程;
209、账务处理模块将现有用户凭证过账,并自动生成本期结转凭证,提示用户对本期结转凭证进行复核;
210、账务处理模块判断本期结转凭证是否已被复核,若为是,则执行步骤211;若为否,则提示本期结转凭证尚未复核,终止流程;
211、账务处理模块将本期结转凭证过账;
212、报表模块根据本期用户资产、负债、权益类会计科目的余额生成资产负债表,根据损益类科目的余额生成损益表以及税务报表。
所述的步骤205,银行交易管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01、字符识别模块提示用户导入银行对账单,银行对账单的格式可以是pdf、doc、xls、docx、xlsx、jpg、jpeg、png、bmp、gif结尾的计算机文件;
302、字符识别模块对客户导入的银行对账单进行识别,识别下一行交易的日期、交易说明、收入与支出交易金额,并提示用户输入交易的对方名称;就当前行交易,银行收支模块同时提示是否将该笔交易金额进行拆分,若不需拆分,则就该笔交易执行步骤303,若需拆分,则就拆分后的当前行执行步骤3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泰然;,未经李泰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04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