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式防扎防爆轮胎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060310.7 | 申请日: | 2015-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8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 发明(设计)人: | 常彤;李彬;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天蝎建筑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C19/12 | 分类号: | B60C19/12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式防扎 防爆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的防爆防扎设计,涉及一种复合式防扎防爆轮胎。
背景技术
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毂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同时,还要求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扰性,以及低的滚动阻力与生热性。但是轮胎在被铁钉或其它尖锐物刺扎而暂时没有把它扎破,它会出现漏气现场,进而引起爆胎。爆胎是指轮胎在极短的时间(一般少于0.1秒)因破裂突然失去空气而瘪掉。爆胎是汽车在夏季频发事故之一。多数由于车主对轮胎的保养不当而导致,还有一部分是因为轮胎侧壁宽度过宽容易蹭伤受损所致。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在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中,10%是由于轮胎故障引起的,而其中爆胎一项就占轮胎故障引发事故总量的70%以上。因此,如何防止轮胎在被扎后爆胎,是轮胎技术领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车胎防扎防爆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式防扎防爆轮胎。
本发明中的复合式防扎防爆轮胎,包括第一橡胶层、第二橡胶层、防扎层、充气层、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爆层置于第一橡胶层与第二橡胶层中间,在第二橡胶层与轮毂中设有可充气的充气层。
所述的防扎层与充气层相邻,防扎层置于外圈,充气层置于内圈,当轮胎被铁钉或其它尖锐物刺扎时不容易刺入充气层,从而有效的保护充气层的安全,避免爆胎现象的发生。
所述的防扎层的结构为蜂窝煤状的形式或柱式气撑形式、柱式弹簧形式,当汽车行驶时遇到台阶或障碍物时能够起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少轮胎的磨损,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第一橡胶层表面设有纹路,轮胎与地面接触时增大轮胎的抓地性能。
所述的气层侧壁的宽度可以进一步减小,当行驶道路较窄,而且旁边有台阶的时候可以有效的减少轮胎侧壁的摩擦受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轴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橡胶层(1)、第二橡胶层(2)、防扎层(3)、充气层(4)、轮毂(5)。
实施例如附图1所述:
本发明复合式防扎防爆轮胎由第一橡胶层(1)、第二橡胶层(2)、防扎层(3)、充气层(4)、轮毂(5)组成。第一橡胶层(1)位于防扎层(3)的表面,防扎层(3)包覆第二橡胶层(2),第二橡胶层(2)包覆充气层(4),充气层(4)包覆轮毂(5)。在第一橡胶层(1)表面设有纹路,用于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扎层(3)结构形式为蜂窝煤状结构,能有效避免铁钉或其它尖锐物插穿轮胎,避免爆胎现象的发生;同时在遇到台阶时能够起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少轮胎的磨损,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与现有的轮胎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轮胎设有防扎层,在行驶过程中遇到铁钉或其它尖锐物时,铁钉或其它尖锐物将刺扎在防扎层上,不会刺入充气层,从而避免了爆胎现象的发生。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天蝎建筑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天蝎建筑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03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