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颈椎牵引椅的液压缸牵引杆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0217.6 | 申请日: | 2015-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8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天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A61H1/0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32220 | 代理人: | 朱海东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颈椎 牵引 液压缸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颈椎牵引椅的液压缸牵引杆控制技术,具体是一种自动颈椎牵引椅的液压缸牵引杆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颈椎作为人体的主要支柱之一,有着丰富的血管、神经丛,保障人体基本生命活动信息的上传下达和营养输送。在现实生活中,颈椎病发病率很高,尤其是教师、电脑工作族等长时间伏案工作人群的职业病。据统计全国约有5000万到15000万人患有此病,发病率约为3.8%-17.6%,目前医学上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很多,大体上可分为为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颈椎牵引为颈椎病非手术疗法中一项重要的、常用的有效疗法。颈椎牵引椅作为一种颈椎牵引器械,通过对颈椎施加外力进行牵引,可疏通经络,恢复颈椎正常生理曲线和脊柱力学平衡,长期坚持使用对颈椎病有治本之功效。但是,目前市场的同类产品均以人工施加牵引力为主,其主要工作形式为:患者端坐于颈椎牵引椅上,头部由上方悬挂的牵引带包裹牢靠,在家人的帮助下通过转动手轮,使牵引绳拉动牵引带向上运动达到对患者颈椎施加牵引力的目的。这种方式无法精确稳定地各基本参数为最佳值,治疗效果不理想。而颈椎牵引的全程自动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基于此,本发明通过设计液压缸牵引杆控制电路,控制电动机的起动和停止,进而控制液压泵的起动和停止,使液压缸牵引杆按照自动颈椎牵引椅预先设定的动作进行工作。通过控制液压缸牵引杆的动作过程和保持原位的停留时间,来完成对颈椎牵引疗法的动作过程、牵引力和牵引时间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颈椎牵引椅的液压缸牵引杆控制电路,目的在于使液压缸牵引杆按照自动颈椎牵引椅预先设定的动作进行工作,从而减轻患者及其家人的操作负担。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动颈椎牵引椅的液压缸牵引杆控制电路,包括用于提供直流电源的整流电路、用于测量牵引力的压力传感器电路、用于比较牵引力与设定值大小的压力比较电路、用于控制牵引时间的定时器电路和用于驱动电机的电机驱动电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电路控制液压缸牵引杆按照预先设定的动作进行工作,颈椎病患者无需他人帮助也能够使用颈椎牵引椅。同时,控制电路采用压力传感器测量牵引力,采用行程开关控制牵引杆复位,使控制更加可靠,并且牵引力和牵引时间都可以通过控制电路自由设定,能够满足不同程度颈椎病患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说明,现结合附图提供一个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颈椎牵引椅的液压缸牵引杆控制电路,包括整流电路、压力传感器电路、压力比较电路、定时器电路和电机驱动电路。
其中,所述的整流电路包括变压器T,滤波电容器C1、C2,整流桥堆UR和稳压器7812;变压器的输入端接交流电的两端,输出端接整流桥堆UR的输入端,整流桥堆UR的输出端连接稳压器7812的1脚,稳压器7812的1脚通过电容Cl接地,2脚接地,3脚通过电容C2接地;交流电压经变压器T变压和整流桥堆UR整流后,由稳压器7812稳压后得到12V的直流电压供后续电路使用。
所述的压力传感器电路包括电阻应变片R1,R2,R3,R4、电阻R5,R6,Rf1、运算放大器IC1和12V电源;电阻应变片R1和R2串联、R3和R4串联后分别与12V电源并联,电阻应变片R1和R2的连接点通过电阻R5与运算放大器IC1的3脚连接,电阻应变片R3和R4的连接点通过电阻R6与运算放大器IC1的2脚连接,电阻Rf1接在运算放大器IC1的2脚和6脚之间。
所述的压力比较电路包括比较放大器IC3、电阻R7,R8,R9、电位器RP1、三极管VT1,二极管D1和直流继电器KA1;比较放大器IC3的3脚经过电阻R7连接稳压器7812的3脚,经过电位器RP1接地;比较放大器IC3的2脚经过电阻R9接地,经过电阻R8与IC1的6脚连接;三极管VT1的b极与稳压器7812的3脚连接,c极与二极管D1的正极和直流继电器K A1连接,e极与比较放大电路IC3的6脚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接三极管VT1的c极,负极与稳压器7812的3脚连接,直流继电器KA1接在二极管D1的正极和负极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02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