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环境自适应式MPPT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59649.5 | 申请日: | 2015-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5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 发明(设计)人: | 邓长虹;郑峰;易琪钧;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F1/66 | 分类号: | G05F1/66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2 | 代理人: | 薛玲 |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电 系统 环境 自适应 mppt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伏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跟踪(MPPT)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环境自适应式MPPT方法。
背景技术
全世界范围内能源危机促进了光伏发电系统发展,为充分利用太阳能,最大程度提高光伏电池能量转换效率,发挥光伏器件效能,光伏发电系统普遍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方法,对光伏器件输出功率加以控制,使其始终工作在最大功率点。根据MPPT方法的特征和具体实现的机理过程,将MPPT方法分为三大类:①基于参数选择方式的间接控制法;②基于采样数据的直接控制法;③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人工智能方法。
①基于参数选择方式的间接控制法主要包括恒定电压法、开路电压比例系数法、短路电流比例系数法、差值计算方法等,这一类方法简便易行,减少了工作点在远离最大功率点区域的追踪时间,但对光伏组件的输出特性有较强的依赖性,只能近似跟踪最大功率点,效率较低。
②基于采样数据直接控制法主要包括扰动观测法以及电导增量法等。扰动观测法具有控制逻辑清晰、测量参数少等优点,在工程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应用普遍性,但其在追踪稳定后存在振荡问题,具有一定功率损失,只能通过调节扰动步长来平衡跟踪精度、速度,且在外界环境条件突变时,乃至出现误判,致追踪失效;电导增量法控制稳定度高,当外部环境参数变化时,系统能平稳地追踪其变化,且与光伏电池的特性及参数无关,但是对控制系统的要求相对较高,电压初值对系统启动过程中的追踪性能有较大影响,若设置不当会产生较大功率损耗。
③现代控制理论的人工智能方法主要包括模糊理论MPPT方法、基于人工神经网络MPPT方法、滑膜控制MPPT方法,以及其他智能复合型方法等。模糊逻辑控制方法原有经验和控制理论绘制列表对系统进行控制,跟踪速度快,达到最大功率点后波动小,具有较好动态及稳态性能,但需事先经过精确设定模糊集、隶属函数形状表等设计环节,难度较大,试验周长,为提高方法速度,需高性能控制器,硬件成本高;神经网络MPPT方法建立的训练过程需要大量样本数据,而组件种类多,大多数参数不同,因此不同的系统需要进行各自有针对性训练达数月或数年之久;滑膜控制MPPT方法在于控制的不连续性,系统追踪速度快,但开关的不断调节会影响系统动、稳态性能,当步长大时,输出电压、功率波动较大。
因此,间接、直接MPPT控制法,控制方法简单、被测参数少,跟随外界环境变化,但实际应用中在最大功率点附近扰动较大,且容易受环境影响,鲁棒性差,功率损耗大。人工智能方法其鲁棒性、灵活性和适合性较好,但方法复杂,易陷入局部最优,设备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环境自适应式MPPT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环境自适应式MPPT方法,是一种环境自适应式MPPT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义系统k时刻,光伏阵列输出电压为Uk、电流为Ik,直流斩波器占空比为Dk,方法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用适用于工程实际的光伏电池行为模型,引入环境修正参数ΔU、ΔI,获得不同温度及光照下的光伏电池特性参数。
步骤2:设定固定参考电压偏差量ΔUref,PI调节参数kP、kI,最大功率电压Um,电导增量法(I&C)寻优步长Δh;
步骤3:k时刻采样光伏电池输出电压Uk、电流Ik,根据环境修正参数ΔU对最大功率点电压Um修正(U’m=UmΔU),并执行下述判断:
当(Uk-U’m)绝对值大于ΔUref,则(Uk-U’m)通过PI控制器,得出直流斩波器占空比调制量ΔD1=(Uk-U’m)PI,将其与三角波在比较器中比较,形成控制信号对电力电子开关T进行快速调节,调节直流斩波器占空比Dk+1=Dk+ΔD1,使光伏电池输出电压Uk实时跟踪不同环境条件下最大功率电压U’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96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边框输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束选区熔化气氛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