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锥形壳体铜件的细晶化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9633.4 | 申请日: | 2015-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0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强;舒大禹;夏祥生;李祖荣;赵志翔;王艳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F1/08 | 分类号: | C22F1/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文巍 |
地址: | 40003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形 壳体 细晶化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锥形壳体铜件的细晶化制备方法,包括温挤压塑性变形、第一次热处理、冷挤压塑性变形、第二次热处理步骤;所述温挤压塑性变形是将坯料在保护气氛中进行热处理,保温温度400~600℃,保温时间1~2h,再将保温后的坯料放入模具内进行塑性变形,第一道次变形量80%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壳体铜件的细晶化制备方法,所述冷挤压塑性变形是在室温下成形,变形量不大于4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锥形壳体铜件的细晶化制备方法,所述第一次热处理是在保护气氛下270~480℃保温1~2h,再随炉冷却至室温;第二次热处理是放入真空热处理炉中,在250~450℃条件下保温时间0.5~1.5h。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锥形壳体铜件的细晶化制备方法,所述温挤压塑性变形,坯料表面和模具型腔内表面涂布润滑剂,所述润滑剂为水基玻璃、石油磺酸钡、油基纳米石墨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冷挤压塑性变形,坯料表面和模具型腔内表面涂布润滑剂,所述润滑剂为精冲油、蓖麻油、菜籽油、动物油中一种或几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锥形壳体铜件的细晶化制备方法,冷挤压塑性变形的润滑油采用蓖麻油和菜籽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壳体铜件的细晶化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材料的制备:选取坯料,切取相应的铜棒材长度,将坯料切取为铜棒材,铜棒材直径为φ80~φ170mm;铜材料为纯铜、青铜、黄铜或白铜;
(2)温挤压塑性变形:将步骤(1)所得的坯料放入气氛保护炉中进行热处理,保温温度400~600℃,保温时间1~2h,同时模具工装系统进行保温,保温温度为400~600℃,保温时间2~4h;再将保温加热的坯料放入模具工装系统的挤压模具模腔内,在三向压应力和变形速率作用下,大塑性变形成形出锥形壳体铜件,在成形过程中坯料表面和模具型腔内表面涂布一层润滑剂,锥形壳体件圆周壁厚差小于0.5mm、表面光洁度达到Ra3.2;
(3)均匀化退火热处理:将步骤(2)所得锥形壳体件在270~480℃条件下保温退火处理1~2h,采用保护气氛热处理,再随炉冷却至室温;
(4)冷挤压塑性变形:将步骤(3)所得的锥形壳体件放入挤压模具模腔内,在三向压应力和变形速率作用下,在常温下对锥形壳体件进行冷挤压塑性变形,在成形过程中坯料表面和模具型腔内表面涂布一层润滑剂,使锥形壳体件圆周壁厚差0.05~0.15mm、表面光洁度达到Ra0.8;
(5)再结晶退火热处理:将步骤(4)所得的锥形壳体放入真空热处理炉中,在250~450℃条件下保温时间0.5~1.5h。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锥形壳体铜件的细晶化制备方法,所述保护气氛,是指N2、氩气、氨气等常用保护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未经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963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